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初等教育论文--教师与学生论文--教师、班主任论文

农村地区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研究--以沧州市XX小学为例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页
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-12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内容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2-14页
第2章 农村地区小学班级管理面临的问题第14-25页
    2.1 重视班级管理社会化功能,忽视个性化功能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重视班级管理中的常规化体现,忽视个性化能力培养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重视班级管理中的学习成绩,忽视学生的学习管理第16页
    2.2 班级管理随意性现象大量存在第16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缺乏班级管理目标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班主任管理地位过分权威化第17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班主任管理方法过于简单第19-20页
    2.3 班级管理激励性匮乏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班级管理外部激励性措施匮乏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班级管理内部激励性措施匮乏第21-22页
    2.4 班级管理中忽视多方力量整合第22-25页
第3章 农村地区小学班级管理问题的成因第25-33页
    3.1 学校方面的原因第25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学校班级管理评价标准的误导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学校应试观念的滞后第27-28页
    3.2 班主任方面的原因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只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,忽视能力的培养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正确的认识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班级管理的观念畸形第30-31页
    3.3 家庭层面的原因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家庭与班主任缺乏有效沟通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家长过于重视应试成绩第31-33页
第4章 加强农村地区小学班级管理的对策第33-46页
    4.1 学校层面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建立科学的班级管理评价机制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加大培训力度,提高管理水平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加强学校对班级管理的重视第35页
    4.2 班主任层面第35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健全班级管理制度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培养良好班风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第40-41页
    4.3 家庭层面第41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加强家、校互动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加强家长观念转变的宣教第43-46页
第5章 结语第46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50页
附录第50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保定市农村幼儿园教师继续教育现状研究
下一篇:协同创新理念下河北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