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引言 | 第9-10页 |
1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概述 | 第10-13页 |
1.1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的内涵 | 第10页 |
1.2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的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3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战略与区域警务合作 | 第11-13页 |
2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区域警务合作概述 | 第13-23页 |
2.1 区域警务合作概述 | 第13-15页 |
2.1.1 区域警务合作的涵义 | 第13-14页 |
2.1.2 区域警务合作的特征 | 第14页 |
2.1.3 区域警务合作的作用 | 第14-15页 |
2.2 区域禁毒警务合作 | 第15-23页 |
2.2.1“一带一路”区域禁毒警务合作范围 | 第15-19页 |
2.2.2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的区域禁毒警务合作法律依据 | 第19-23页 |
3“一带一路”区域禁毒警务合作现状 | 第23-41页 |
3.1 毒品问题 | 第23-29页 |
3.1.1“金三角”地区 | 第23-26页 |
3.1.2“金新月”地区 | 第26-28页 |
3.1.3“黑三角”地区 | 第28-29页 |
3.2 双边禁毒警务合作现状 | 第29-34页 |
3.2.1“金三角”地区 | 第29-32页 |
3.2.2“金新月”地区 | 第32-33页 |
3.2.3“黑三角”地区 | 第33-34页 |
3.3 多边禁毒警务合作现状 | 第34-40页 |
3.3.1“金三角”地区 | 第34-38页 |
3.3.2“金新月”地区 | 第38-39页 |
3.3.3“黑三角”地区 | 第39-40页 |
3.4 区域禁毒警务合作存在的问题 | 第40-41页 |
4“一带一路”区域禁毒警务合作的障碍分析 | 第41-48页 |
4.1 外部因素 | 第41-43页 |
4.1.1 美国实施“亚洲再平衡”战略 | 第41-42页 |
4.1.2 俄罗斯曾提出欧亚联盟(Eurasia Union) | 第42页 |
4.1.3 日本继续推动其“战略外交” | 第42-43页 |
4.2 内部因素 | 第43-48页 |
4.2.1“金三角”地区 | 第43-44页 |
4.2.2“金新月”地区 | 第44-47页 |
4.2.3“黑三角”地区 | 第47-48页 |
5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区域禁毒警务合作构想 | 第48-54页 |
5.1 从源头上禁止毒品的种植、生产 | 第48-50页 |
5.1.1 替代种植 | 第48-49页 |
5.1.2 亚投行机制——基础设施建设 | 第49-50页 |
5.2 从流通领域禁止毒品的跨境贩运 | 第50-52页 |
5.2.1 完善禁毒情报交流机制 | 第50页 |
5.2.2 完善禁毒司法合作机制 | 第50-51页 |
5.2.3 互派禁毒警务联络官 | 第51页 |
5.2.4 培养高素质的禁毒合作执法人才 | 第51-52页 |
5.2.5 引入非政府组织参与禁毒合作 | 第52页 |
5.3 从终端禁止毒品的使用 | 第52-54页 |
5.3.1 建立联合反毒宣传网络 | 第52-53页 |
5.3.2 成立戒毒专项基金 | 第53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5-61页 |
在学研究成果 | 第61-62页 |
致谢 | 第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