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桥涵工程论文--桥梁安全与事故论文

基于监测数据的长大跨桥梁温度应力分析与安全评价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一章 绪论第15-21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 1.2 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发展第16-18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桥梁温度效应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8-19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工作第19-21页
第二章 长大跨桥梁长期监测数据分析与研究第21-75页
    2.1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及其健康监测系统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概况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系统第22-26页
    2.2 环境温度及太阳辐射影响程度第26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日照环境温度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南北锚平台温差分析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太阳辐射影响系数第31-33页
    2.3 桥梁箱梁三维温度场分析第33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箱梁温度场时程分析第33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各国梯度温度模式规范第36-4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箱梁竖向温度梯度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箱梁横向温度梯度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箱梁纵向温度梯度第41-46页
    2.4 桥梁温度与其响应相关性及影响分析第46-5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温度与箱梁竖向位移分析第46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温度与梁端纵向位移分析第48-5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温度与桥塔塔顶位移分析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温度与吊索索力分析第50-5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温度与箱梁纵向应变分析第54-56页
    2.5 桥梁箱梁温度相关应变分析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实测应变数据EMD方法分解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温度与温度相关应变关系第58-60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温度、约束应变及位移三者关系第60-62页
    2.6 桥梁结构温度应力计算理论推导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2.6.1 整体均匀温度作用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2.6.2 竖向线性梯度温度作用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2.6.3 竖向非线性梯度温度作用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2.6.4 竖向线性梯度温度应力反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    2.6.5 竖向非线性梯度温度应力反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2.7 江阴大桥温度应力计算分析第67-71页
        2.7.1 实桥温度应力正分析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2.7.2 实桥温度应力反分析第69-70页
        2.7.3 全年温度应力统计分析第70-71页
    2.8 江阴大桥温度相关总应力计算分析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2.8.1 实桥温度相关总应力正分析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2.8.2 实桥温度相关总应力反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    2.8.3 全年温度相关总应力统计分析第73-74页
    2.9 本章小节第74-75页
第三章 长大跨桥梁有限元温度及应力分析第75-115页
    3.1 桥梁有限元分析简介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有限单元法概述第75-7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ANSYS在桥梁分析中的运用第76-77页
    3.2 桥梁有限元温度场分析基本理论第77-8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结构热分析基本理论第77-8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热分析边界条件计算理论第80-8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光线跟踪判断阴影区域方法第82-8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有限元施加热边界条件方式第83-84页
    3.3 江阴大桥有限元温度场分析第84-10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悬索桥热分析物理参数第8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桥面板三维温度场分析第84-8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箱梁三维温度场分析第88-9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桥塔三维温度场分析第91-9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全桥三维不均匀温度场分析第94-100页
    3.4 江阴大桥有限元应力场分析第100-10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悬索桥结构分析模型参数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全桥三维不均匀温度应力分析第101-106页
    3.5 江阴大桥有限元模态分析第106-108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桥梁自振频率第106-107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桥梁模态振型第107-108页
    3.6 江阴大桥有限元纵向边界条件分析第108-113页
        3.6.1 温度计算纵向约束刚度及有限元分析第108-111页
        3.6.2 梁端粘滞阻尼器减振效果有限元分析第111-113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节第113-115页
第四章 基于长期健康监测数据的结构性能及安全评价第115-123页
    4.1 悬索桥长期频率变化评估第115-116页
    4.2 悬索桥长期桥梁线形变化评估第116-118页
    4.3 箱梁梁端纵向累积位移疲劳评估第118-119页
    4.4 箱梁承载能力利用率安全评价第119-12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运营阶段承载能力利用率安全评价第119-12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温度相关总应力承载能力利用率安全评价第121-122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节第122-123页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123-125页
    5.1 结论第123-124页
    5.2 展望第124-125页
致谢第125-127页
参考文献第127-131页
作者简介第131页

论文共13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现代有轨电车与常规公交线路协调方法研究
下一篇:光纤超声波传感器用于非接触式桥梁动挠度监测技术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