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植物保护论文--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--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--侵(传)染性病害论文

大丽轮枝菌Fungal_trans转录因子VdFTF1调控致病性功能研究

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9页
第一章 引言第13-20页
    1.1 真核生物转录因子概述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转录因子结构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转录因子类型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3 转录因子功能第15页
    1.2 结构域真菌特异转录因子研究进展第15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Fungal_trans转录因子调控生长发育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Fungal_trans转录因子调控次级代谢物合成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Fungal_trans转录因子调控致病性第16-17页
    1.3 大丽轮枝菌转录因子与致病性调控研究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1.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8-20页
第二章 突变体M06D06侧翼序列分离与致病性鉴定第20-32页
    2.1 材料和方法第20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实验材料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实验方法第20-27页
    2.2 实验结果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突变体M06D06致病性鉴定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突变体M06D06的T-DNA标记定位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突变体M06D06侧翼序列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2.3 讨论第31-32页
第三章 大丽轮枝菌特异转录因子VdFTF1定位与表达分析第32-43页
    3.1 材料和方法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实验材料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实验方法第32-39页
    3.2 实验结果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VdFTF1表达模式检测第39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VdFTF1基因的克隆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VdFTF1基因的亚细胞定位第41-42页
    3.3 讨论第42-43页
第四章 大丽轮枝菌特异转录因子VdFTF1致病功能初步研究第43-61页
    4.1 材料和方法第43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实验材料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实验方法第43-53页
    4.2 实验结果第53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VdFTF1基因敲除及其功能回补菌株获得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VdFTF1生长发育调控功能鉴定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VdFTF1基因敲除及其功能回补菌株致病性表型鉴定第58-60页
    4.3 讨论第60-61页
第五章 大丽轮枝菌特异转录因子VdFTF1的调控功能分析第61-74页
    5.1 材料和方法第61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实验材料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实验方法第61-66页
    5.2 实验结果第66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基因表达谱分析第66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VdFTF1调控潜在致病相关基因分析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VdFTF1调控植物细胞壁降解酶分析第70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VdFTF1调控的靶标基因毒力功能分析第72-73页
    5.3 讨论第73-74页
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74-76页
参考文献第76-85页
附录第85-86页
致谢第86-87页
作者简历第87页

论文共8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自然群体定位亚洲棉抗黄萎病关键基因及功能分析
下一篇:水稻抗白叶枯病种质资源的发掘和抗病相关位点的鉴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