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2-13页 |
Abstracts | 第13-14页 |
前言 | 第15-21页 |
1 多肽蛋白类药物的新剂型及新技术 | 第15页 |
2 可用于缓释微球的高分子聚合物 | 第15-16页 |
3 微球的制备方法及释药机制 | 第16-17页 |
4 肢端肥大症 | 第17页 |
5 奥曲肤的研究进展 | 第17-19页 |
6 立题依据 | 第19-20页 |
7 研究内容 | 第20-21页 |
第一章 制剂处方前研究 | 第21-32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21页 |
1.1 仪器 | 第21页 |
1.2 试药 | 第21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21-30页 |
2.1 含量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21-25页 |
2.1.1 测定波长的选择 | 第21-22页 |
2.1.2 色谱条件 | 第22页 |
2.1.3 含量测定 | 第22-23页 |
2.1.4 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23页 |
2.1.5 精密度 | 第23-24页 |
2.1.6 回收率 | 第24页 |
2.1.7 最低定量限的确定 | 第24-25页 |
2.2 醋酸奥曲肽释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 | 第25页 |
2.2.1 释放介质的选择 | 第25页 |
2.2.2 PBS标准曲线的绘制 | 第25页 |
2.2.3 回收率及精密度 | 第25页 |
2.2.4 释放度的测定方法 | 第25页 |
2.3 醋酸奥曲肽溶液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| 第25-29页 |
2.3.1 不同贮藏条件下药物溶液的稳定性 | 第26-27页 |
2.3.2 不同温度下药物溶液的稳定性 | 第27-28页 |
2.3.3 不同释放介质中药物的稳定性 | 第28-29页 |
2.4 醋酸奥曲肽水溶液的pH | 第29-30页 |
2.5 醋酸奥曲肽在不同溶剂中溶解性的初步考察 | 第30页 |
3 讨论 | 第30-31页 |
3.1 含量测定方法 | 第30-31页 |
3.2 药物稳定性 | 第31页 |
3.3 体外释放介质的选择 | 第31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31-32页 |
第二章 醋酸奥曲肽微球的制备 | 第32-47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32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32-44页 |
2.1 微球的制备 | 第32-33页 |
2.2 处方工艺对空白微球质量的影响因素考察 | 第33-37页 |
2.2.1 微球的外部形态观察、粒径大小及分布的测定 | 第33-34页 |
2.2.2 外水相乳化剂的选择 | 第34页 |
2.2.3 搅拌装置的选择 | 第34页 |
2.2.4 固化条件的选择 | 第34-35页 |
2.2.5 各因素对空白微球粒径的影响 | 第35-37页 |
2.3 微球载药量、包封率的影响因素考察 | 第37-40页 |
2.3.1 载药量和包封率的测定方法 | 第37页 |
2.3.2 外水相乳化剂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2.3.3 CH_2Cl_2体积的影响 | 第38页 |
2.3.4 药物浓度的影响 | 第38页 |
2.3.5 内水相添加剂的考察 | 第38-39页 |
2.3.6 外水相渗透压的考察 | 第39页 |
2.3.7 不同型号PLGA的考察 | 第39-40页 |
2.4 星点设计-效应面法 | 第40-44页 |
2.4.1 实验安排及结果 | 第40-42页 |
2.4.2 回归方程的拟合 | 第42页 |
2.4.3 效应面分析 | 第42-43页 |
2.4.4 处方优化及验证 | 第43-44页 |
3 讨论 | 第44-46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 醋酸奥曲肽微球的质量评价及体外释放的初步研究 | 第47-59页 |
1 仪器与试药 | 第47页 |
2 方法与结果 | 第47-56页 |
2.1 醋酸奥曲肽微球的质量评价 | 第47-50页 |
2.1.1 醋酸奥曲肽微球再分散性 | 第48页 |
2.1.2 醋酸奥曲肽微球的形态 | 第48页 |
2.1.3 微球粒径大小及其分布 | 第48-49页 |
2.1.4 有机溶剂残留 | 第49-50页 |
2.1.5 载药量、包封率以及产率 | 第50页 |
2.1.6 水分含量测定 | 第50页 |
2.2 体外释放 | 第50-54页 |
2.2.1 不同PLGA对体外释放的影响 | 第50-51页 |
2.2.2 体外释药机制的初步研究 | 第51-52页 |
2.2.3 释放介质中pH的测定 | 第52-53页 |
2.2.4 失重百分比测定 | 第53-54页 |
2.3 微球制剂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| 第54-56页 |
2.3.1 影响因素试验 | 第54-55页 |
2.3.2 加速试验 | 第55-56页 |
3 讨论 | 第56-58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四章 醋酸奥曲肽微球的药动学研究 | 第59-69页 |
1 仪器和试药 | 第59页 |
2 实验方法与结果 | 第59-67页 |
2.1 液质联用(LC-MS)法 | 第59-61页 |
2.1.1 液质条件 | 第59-60页 |
2.1.2 血浆样品处理及提取回收率的计算 | 第60-61页 |
2.2 ELISA法 | 第61-63页 |
2.2.1 原理 | 第61页 |
2.2.2 实验步骤 | 第61-62页 |
2.2.3 标准曲线 | 第62页 |
2.2.4 精密度 | 第62-63页 |
2.3 醋酸奥曲肽微球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| 第63-67页 |
2.3.1 给药方案 | 第63-64页 |
2.3.2 刺激性 | 第64页 |
2.3.3 体重变化 | 第64页 |
2.3.4 体内血药浓度 | 第64-67页 |
2.3.5 相对生物利用度 | 第67页 |
3 讨论 | 第67-68页 |
4 本章小结 | 第68-69页 |
全文结论 | 第69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4页 |
发表文章 | 第74-75页 |
致谢 | 第7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