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允价值计量、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9-14页 |
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研究框架和研究方法 | 第11-13页 |
1.2.1 研究框架 | 第11-12页 |
1.2.2 研究方法 | 第12-13页 |
1.3 本文创新之处 | 第13-14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4-25页 |
2.1 概念界定 | 第14-17页 |
2.1.1 公允价值的相关概念 | 第14-15页 |
2.1.2 内部控制的相关概念 | 第15-16页 |
2.1.3 盈余管理的相关概念 | 第16-17页 |
2.2 盈余管理的研究回顾 | 第17-20页 |
2.2.1 盈余管理的手段 | 第17页 |
2.2.2 盈余管理的主要计量模型 | 第17-20页 |
2.3 公允价值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| 第20-22页 |
2.4 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| 第22-23页 |
2.5 公允价值、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的研究 | 第23-24页 |
2.6 研究评述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| 第25-31页 |
3.1 理论分析 | 第25-29页 |
3.1.1 公允价值运用对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| 第25-27页 |
3.1.2 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影响的理论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2 研究假设 | 第29-31页 |
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实证分析 | 第31-49页 |
4.1 研究设计 | 第31-37页 |
4.1.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| 第31-32页 |
4.1.2 公允价值计量的衡量 | 第32页 |
4.1.3 盈余管理的衡量 | 第32-33页 |
4.1.4 内部控制的度量 | 第33-34页 |
4.1.5 变量设计 | 第34-36页 |
4.1.6 模型构建 | 第36-37页 |
4.2 实证分析 | 第37-49页 |
4.2.1 描述性统计 | 第37-40页 |
4.2.2 相关性分析 | 第40-43页 |
4.2.3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| 第43-47页 |
4.2.4 稳健性检验 | 第47-49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| 第49-52页 |
5.1 研究结论 | 第49页 |
5.2 研究启示 | 第49-51页 |
5.2.1 规范公允价值计量准则 | 第50页 |
5.2.2 保证市场活跃有效 | 第50页 |
5.2.3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 | 第50-51页 |
5.2.4 提升公允价值审计水平 | 第51页 |
5.3 本文研究局限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7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| 第57-58页 |
后记 | 第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