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0页 |
| 1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| ·研究的方法、内容与框架 | 第12-15页 |
| ·研究的方法 | 第12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框架 | 第12-15页 |
| 2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| 第15-30页 |
| ·相关概念及界定 | 第15-27页 |
| ·企业创新网络定义 | 第15-16页 |
| ·技术创新绩效定义及度量 | 第16-18页 |
| ·企业创新网络的构成 | 第18-22页 |
| ·企业创新网络的结构 | 第22-23页 |
| ·企业创新网络的配置模式 | 第23-26页 |
| ·本研究核心概念界定 | 第26-27页 |
| ·企业创新网络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研究 | 第27-30页 |
| ·企业创新网络结构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 | 第27-28页 |
| ·企业创新网络配置模式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 | 第28-29页 |
| ·相关文献研究对本文启示 | 第29-30页 |
| 3 基本假设和研究构思 | 第30-34页 |
| ·基本假设 | 第30-32页 |
| ·企业创新网络配置模式的确定 | 第30-31页 |
| ·技术创新绩效度量维度的确定 | 第31页 |
| ·企业特征与企业创新网络配置模式关系 | 第31页 |
| ·网络配置模式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 | 第31-32页 |
| ·研究构思 | 第32-3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3-34页 |
| 4 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 | 第34-39页 |
| ·问卷的测量条款 | 第34-37页 |
| ·企业基本信息 | 第34-35页 |
| ·企业与创新网络伙伴关系测量 | 第35-36页 |
| ·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测量 | 第36-37页 |
| ·问卷的预测试及修订 | 第37-39页 |
| 5 实证检验和结论分析 | 第39-58页 |
| ·样本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9-42页 |
| ·调查对象及数据收集情况 | 第39页 |
| ·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9-42页 |
| ·数据分析的预处理 | 第42-44页 |
| ·正态化 | 第42-43页 |
| ·缺失值处理 | 第43-44页 |
| ·数据统计分析 | 第44-49页 |
| ·信度和效度检验 | 第44-45页 |
| ·因子分析 | 第45-47页 |
| ·聚类分析 | 第47-49页 |
| ·不同企业特征的企业创新网络配置模式差异分析 | 第49-51页 |
| ·不同企业规模组的配置模式差异分析 | 第49-50页 |
| ·不同科技类型组配置模式的差异分析 | 第50-51页 |
| ·企业创新网络配置模式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分析 | 第51-57页 |
| ·六类创新网络配置模式对技术创新绩效影响差异分析 | 第51-52页 |
| ·不同规模企业创新网络配置模式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| 第52-54页 |
| ·不同科技类型企业创新网络配置模式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 | 第54-57页 |
| ·本文相关研究假设的检验结果 | 第57-58页 |
| 6 结论与展望 | 第58-62页 |
| ·本研究主要结论 | 第58页 |
| ·本研究对企业的实务建议 | 第58-60页 |
| ·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| 第60-62页 |
| ·研究不足 | 第60页 |
| ·后续研究展望 | 第60-6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2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69页 |
| 附录 | 第69-72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