绪 论 | 第8-10页 |
第一章 反倾销理论部分 | 第10-28页 |
第一节 关于倾销与反倾销的理论演变分析 | 第10-19页 |
一、 倾销与反倾销的定义 | 第10-12页 |
二、 关于倾销的理论演变 | 第12-18页 |
三、 关于反倾销的理论演变 | 第18-19页 |
第二节 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分析 | 第19-23页 |
第三节 反倾销中的公共利益问题 | 第23-28页 |
一、 公共利益的含义 | 第23-25页 |
二、 反倾销程序中引入公共利益评价的意义 | 第25-26页 |
三、 WTO反倾销协议中的公共利益 | 第26-28页 |
第二章 反倾销的成本收益分析 | 第28-40页 |
第一节 反倾销的成本分析 | 第28-32页 |
一、 消费者利益出现流失 | 第28-30页 |
二、 对外经济贸易关系恶化 | 第30-31页 |
三、 影响国内经济的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反倾销的收益分析 | 第32-36页 |
一、 保障宏观经济平衡 | 第32-34页 |
二、 推动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| 第34-35页 |
三、 维护和实现本国的有序竞争 | 第35-36页 |
第三节 反倾销的成本-收益比较分析 | 第36-40页 |
一、 成本--收益分析方法的简单说明 | 第36-37页 |
二、 反倾销成本--收益比较分析的若干思考 | 第37-40页 |
第三章 国外在华倾销的现状、危害、原因分析以及我国的应对措施 | 第40-51页 |
第一节 外国商品在华倾销的现状及其危害性 | 第40-43页 |
一、 外国商品在华倾销的现状 | 第40-41页 |
二、 外国商品在华倾销的危害性 | 第41-43页 |
第二节 外国商品在华倾销的原因分析 | 第43-47页 |
一、 思想认识上存在错误 | 第43-44页 |
二、 对进口贸易的管制放松 | 第44页 |
三、 反倾销立法及其他相关立法滞后和不完善 | 第44-45页 |
四、 反倾销司法制度、执法力度上尚需提高 | 第45-46页 |
五、 国内企业反倾销面临诸多困难 | 第46页 |
六、 西方国家对华的歧视和对我国外贸顺差的不满 | 第46-47页 |
第三节 更好地利用反倾销对策保护民族工业和国内市场的建议 | 第47-51页 |
一、 转变思想观念。增强反倾销的紧迫感 | 第47-48页 |
二、 加强和完善反倾销法立法及其它相关立法 | 第48-49页 |
三、 强调政府和商会在反倾销中的组织协调职能 | 第49页 |
四、 积极推进我国律师反倾销代理制, | 第49-50页 |
五、 政府部门也要加强对反倾销工作的重视与管理 | 第50-51页 |
第四章 我国首例进口反倾销措施的经济效果评估以及正确运用反倾销 | 第51-68页 |
第一节 我国首例进口反倾销措施的经济效果评估 | 第51-59页 |
一、 反倾销措施对我国产业救济--分析与评估方法 | 第51-53页 |
二、 实证研究的对象特点 | 第53-54页 |
三、 反倾销措施之前进口新闻纸的倾销及其影响 | 第54-55页 |
四、 反倾销措施对我国新闻纸产业的影晌及其分析 | 第55-58页 |
五、 结论 | 第58-59页 |
第二节 正确认识和运用反倾销 | 第59-68页 |
一、 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反倾销 | 第59-60页 |
二、 慎用倾销与反倾销武器 | 第60-68页 |
参 考 文 献 | 第68-71页 |
后 记 | 第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