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风险分析的高速公路匝道控制方法研究
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5页 |
| 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| 1.2 研究现状 | 第9-13页 |
| 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9-11页 |
| 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1.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| 1.3.1 论文研究内容 | 第13页 |
| 1.3.2 文章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| 第二章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综述 | 第15-25页 |
| 2.1 高速公路控制方法概述 | 第15-16页 |
| 2.2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实施基础 | 第16页 |
| 2.3 高速公路入口匝道控制方法综述 | 第16-24页 |
| 2.3.1 入口匝道算法标准 | 第17页 |
| 2.3.2 入口匝道算法综述 | 第17-22页 |
| 2.3.3 匝道控制算法对比汇总 | 第22-24页 |
| 2.4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| 第三章 基于行车特性的高速公路风险分析 | 第25-41页 |
| 3.1 风险分析理论简介 | 第25-28页 |
| 3.2 高速公路事故特性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3.3 高速公路行车风险分析 | 第29-40页 |
| 3.3.1 高速公路行车风险分析概念 | 第29页 |
| 3.3.2 高速公路行车风险分析界定 | 第29-30页 |
| 3.3.3 高速公路行车行为风险源分析 | 第30-37页 |
| 3.3.4 基于贝叶斯算法的风险概率确定 | 第37-40页 |
| 3.4 本章小结 | 第40-41页 |
| 第四章 基于高速公路行车风险分析的匝道控制建模 | 第41-48页 |
| 4.1 基于高速公路风险分析的匝道方案建模 | 第41-42页 |
| 4.1.1 条件假设 | 第41页 |
| 4.1.2 模型构建 | 第41-42页 |
| 4.2 控制方法建模 | 第42-44页 |
| 4.3 模型求解步骤 | 第44-47页 |
| 4.4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| 第五章 实例分析 | 第48-54页 |
| 5.1 研究对象概况 | 第48-49页 |
| 5.2 实例应用 | 第49-52页 |
| 5.3 结果分析 | 第52-53页 |
| 5.4 本章小结 | 第53-54页 |
| 第六章 结论 | 第54-56页 |
| 6.1 研究结论 | 第54页 |
| 6.2 研究展望 | 第54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58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