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工业经济论文--中国工业经济论文--工业部门经济论文

国防科技工业“民技军用”实施对策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前言第10-14页
 第一节 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第10-11页
  一、选题背景第10页
  二、选题意义第10-11页
 第二节 研究的目的与方法第11-12页
  一、研究目的第11页
  二、研究方法第11-12页
 第三节 相关研究综述第12-13页
  一、国外相关研究第12页
  二、国内相关研究第12-13页
 第四节 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3-14页
第一章 我国民技军用的产生与发展第14-22页
 第一节 民技军用的含义第14页
 第二节 实施民技军用的总体要求第14页
 第三节 民技军用的产生背景第14-15页
 第四节 国防科技工业“民技军用”的发展现状第15-22页
  一、世界领先水平的民用技术未在国内军工领域应用第16-17页
  二、民营企业对进入配套的渠道不了解丧失参与民技军用的积极性第17-18页
  三、民用成果技术含量不够高与军工单位研究冲突第18-19页
  四、民用单位承担较大科研风险第19-22页
第二章 国防科技工业“民技军用”发展的主要问题第22-34页
 第一节 政府职能缺位,缺乏系统化管理及落实部门第22-24页
  一、缺少政府层面的领导机构和监督实施机构第22-23页
  二、没有形成引入推荐渠道和咨询管理计划第23-24页
  三、各地方科工委(办)发挥职能不足第24页
 第二节 配套制度不健全,技术转移落地困难,实效甚微第24-27页
  一、现行的行政管理体制缺少关联性第26页
  二、在投资与计划管理体制上,隶属关系影响计划下达第26页
  三、没有形成合理的科研经费投入体制第26-27页
  四、缺少技术价值和成果水平的评价体系第27页
 第三节 思想保守固化,科研成本浪费严重第27-30页
  一、军工单位思想观念固化,不能与时俱进第29页
  二、军工单位竞争意识以及竞争能力不足第29页
  三、民营企业的思维误区第29-30页
 第四节 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作用发挥不足,供求信息不对称第30-34页
  一、缺乏民技军用信息交流的渠道和平台第30-31页
  二、民用高新技术在"进入"环节上渠道不畅第31-32页
  三、对科研成果延伸和转化缺乏配套措施第32页
  四、科技中介机构在服务环节上表现薄弱第32-34页
第三章 其他国家民技军用的研究第34-38页
 第一节 美国第34-35页
  一、法律法规配套完善第34页
  二、充分发挥中介机构的作用第34-35页
 第二节 英国第35页
  一、加强采办人才队伍建设第35页
  二、使用民用标准优先第35页
 第三节 法国第35-36页
  一、精简军事科研第35-36页
  二、加快军民企业重组第36页
  三、鼓励企业在设备一级和分系统环节参与武器装备采办竞争第36页
 第四节 重要启示及成功经验第36-38页
第四章 推动国防科技工业“民技军用”发展的对策第38-43页
 第一节 设立民技军用专项计划,政府搭建转化平台第38-39页
  一、建议加强地方国防管理单位的作用和行政能力第38页
  二、建议成立中国民技军用发展研究与推进委员会第38-39页
  三、建议成立一个国家层面的民技军用协调领导小组第39页
 第二节 建立健全配套机制,保障技术转移渠道畅通第39-40页
  一、建立健全法律法规,形成全面的保障体系第40页
  二、在科研生产的管理上,要逐步采取承包商招标制第40页
  三、在投资资金管理上,设置民技军用专项经费第40页
 第三节 强化军工单位市场意识,以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第40-41页
  一、合理利用资源,增强节约意识第40-41页
  二、增强市场意识,提升行业水平第41页
  三、加强深入了解,建立信任意识第41页
 第四节 增强科技中介服务功能,加强军民科技成果信息沟通第41-43页
  一、加强信息网络建设,发展信息网络服务第41-42页
  二、加强并完善信息交流的平台作用第42页
  三、建立民营企业信誉评价体系第42-43页
结论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7页
致谢第47页

论文共4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国有企业员工激励机制研究--以S铁路公司为例
下一篇:乌鲁木齐市宅基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