重庆联通营销网格化项目风险管理研究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| 第11-13页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2 研究目标 | 第13页 |
1.3 研究思路 | 第13-14页 |
1.4 本章小结 | 第14-16页 |
第二章 理论基础 | 第16-24页 |
2.1 营销网格化 | 第16-18页 |
2.1.1 起源与定义 | 第16-17页 |
2.1.2 营销网格化理念 | 第17-18页 |
2.2 项目管理与风险管理 | 第18-20页 |
2.2.1 项目管理 | 第18页 |
2.2.2 项目风险管理 | 第18-20页 |
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20-23页 |
2.3.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20-21页 |
2.3.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| 第21-23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第三章 重庆联通营销网格化项目概况 | 第24-27页 |
3.1 项目启动与试点工作 | 第24页 |
3.2 项目建设目标 | 第24-25页 |
3.2.1 资源配置目标 | 第24-25页 |
3.2.2 经营业绩目标 | 第25页 |
3.3 营销网格化项目实施风险管理的必要性 | 第25-26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26-27页 |
第四章 重庆联通营销网格化项目风险管理规划 | 第27-31页 |
4.1 项目风险管理规划的主要方法 | 第27-28页 |
4.2 重庆联通营销网格化项目风险管理规划 | 第28-30页 |
4.2.1 项目风险管理小组 | 第28-29页 |
4.2.2 编制项目风险管理计划 | 第29-30页 |
4.3 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五章 重庆联通营销网格化项目风险识别 | 第31-39页 |
5.1 项目风险识别常用方法 | 第31-33页 |
5.2 重庆联通营销网格化项目风险识别依据 | 第33页 |
5.3 重庆联通营销网格化项目风险识别过程 | 第33-38页 |
5.3.1 思想认识不统一 | 第34页 |
5.3.2 资源配置不到位 | 第34-35页 |
5.3.3 网格支撑系统与网络 | 第35-36页 |
5.3.4 产品竞争力不足 | 第36页 |
5.3.5 服务工作薄弱 | 第36-38页 |
5.4 本章小结 | 第38-39页 |
第六章 重庆联通营销网格化项目风险评估 | 第39-50页 |
6.1 项目风险评估 | 第39页 |
6.2 项目风险评估方法 | 第39-40页 |
6.3 重庆联通营销网格化项目风险评估 | 第40-49页 |
6.3.1 运用主观估计法评估风险概率 | 第40-42页 |
6.3.2 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估风险严重性 | 第42-47页 |
6.3.3 重庆联通营销网格化项目风险综合评估 | 第47-49页 |
6.4 本章小结 | 第49-50页 |
第七章 重庆联通营销网格化项目风险控制 | 第50-62页 |
7.1 项目风险应对策略 | 第50-51页 |
7.2 重庆联通营销网格化项目风险应对 | 第51-57页 |
7.2.1 思想认识方面风险应对 | 第51-52页 |
7.2.2 资源配置方面风险应对 | 第52-54页 |
7.2.3 网格支撑系统与网络方面风险应对 | 第54-55页 |
7.2.4 产品竞争力方面风险应对 | 第55-56页 |
7.2.5 服务工作方面风险应对 | 第56-57页 |
7.3 重庆联通营销网格化项目风险监控 | 第57-59页 |
7.3.1 分阶段监控 | 第57页 |
7.3.2 项目监控难点与措施 | 第57-58页 |
7.3.3 加强项目沟通 | 第58-59页 |
7.4 营销网格化风险管理实施效果 | 第59-61页 |
7.5 本章小结 | 第61-62页 |
结论 | 第62-63页 |
致谢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