英文缩略表 | 第4-5页 |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0-20页 |
1.1 糖尿病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2 桑属植物的研究概况 | 第11-18页 |
1.2.1 植物资源 | 第11页 |
1.2.2 桑叶化学成分研究 | 第11-13页 |
1.2.3 1-脱氧野尻霉素 | 第13-16页 |
1.2.4 桑叶药理的研究 | 第16-18页 |
1.3 本课题的提出 | 第18页 |
1.4 研究内容 | 第18-19页 |
1.5 技术路线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药桑和黑桑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的研究 | 第20-30页 |
2.1 材料与方法 | 第20-22页 |
2.1.1 材料 | 第20页 |
2.1.2 主要药品与仪器 | 第20-21页 |
2.1.3 实验方法 | 第21-22页 |
2.2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29页 |
2.2.1 药桑与黑桑不同部位矿物质含量的分析 | 第22-23页 |
2.2.2 药桑与黑桑不同部位生物活性成分的分析 | 第23-24页 |
2.2.3 药桑与黑桑不同部位氨基酸含量的分析 | 第24-26页 |
2.2.4 主成分分析 | 第26-29页 |
2.3 小结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响应面法优化药桑叶生物活性物质集成提取工艺 | 第30-46页 |
3.1 材料与方法 | 第30-34页 |
3.1.1 材料 | 第30页 |
3.1.2 主要药品与仪器 | 第30页 |
3.1.3 实验方法 | 第30-34页 |
3.2 结果与分析 | 第34-45页 |
3.2.1 六种提取方法对生物碱、多糖和黄酮提取率的影响 | 第34-35页 |
3.2.2 单因素试验结果 | 第35-39页 |
3.2.3 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 | 第39-45页 |
3.3 小结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药桑叶中生物碱成分分析及含量测定 | 第46-59页 |
4.1 材料与方法 | 第47-49页 |
4.1.1 试验材料 | 第47页 |
4.1.2 主要药品与仪器 | 第47页 |
4.1.3 试验方法 | 第47-49页 |
4.2 结果与分析 | 第49-57页 |
4.2.1 桑叶总生物碱的提取方法研究 | 第49-51页 |
4.2.2 HPLC-ELSD法测定桑叶药材中1-DNJ的含量 | 第51-54页 |
4.2.3 桑叶提取物的液质联用分析 | 第54-57页 |
4.3 小结 | 第57-59页 |
第五章 药桑叶生物活性物质协同降血糖作用的研究 | 第59-71页 |
5.1 材料与方法 | 第59-62页 |
5.1.1 材料 | 第59页 |
5.1.2 主要药品与仪器 | 第59-60页 |
5.1.3 试验方法 | 第60-62页 |
5.2 结果与分析 | 第62-69页 |
5.2.1 对照品的抑制率 | 第62-67页 |
5.2.2 单体化合物对α-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 | 第67-69页 |
5.3 小结 | 第69-71页 |
第六章 结果与展望 | 第71-74页 |
6.1 主要结论 | 第71-72页 |
6.2 展望 | 第72-7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4-82页 |
致谢 | 第82-83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