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5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1 引言 | 第11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OSPF技术简介 | 第12-13页 |
1.3 IA64与X86、X86-64简介 | 第13-15页 |
1.4 论文主要工作与结构 | 第15-16页 |
2 OSPF协议基础及工作原理 | 第16-35页 |
2.1 OSPF路由分层 | 第16-19页 |
2.1.1 OSPF网络中的路由类型 | 第16-17页 |
2.1.2 OSPF区域 | 第17-18页 |
2.1.3 OSPF路由器类型 | 第18-19页 |
2.2 OSPF网络类型 | 第19-21页 |
2.3 指定路由器 | 第21-22页 |
2.4 OSPF交互 | 第22-26页 |
2.4.1 OSPF数据包类型 | 第22-23页 |
2.4.2 Hello过程/机制 | 第23-24页 |
2.4.3 交换过程/机制 | 第24-25页 |
2.4.4 泛洪过程/机制 | 第25-26页 |
2.5 OSPF链路状态通告 | 第26-35页 |
2.5.1 LSA类型 | 第26-31页 |
2.5.2 链路状态数据库同步 | 第31-35页 |
3 IA64平台下OSPFv2/v3协议的设计与移植 | 第35-81页 |
3.1 IA64平台开发环境 | 第35-39页 |
3.2 IA64平台配置系统开发 | 第39-47页 |
3.2.1 规则文件 | 第39-40页 |
3.2.2 执行模块 | 第40-41页 |
3.2.3 配置库接口 | 第41-44页 |
3.2.4 配置的使用 | 第44-46页 |
3.2.5 交互式命令 | 第46-47页 |
3.3 IA64平台下OSPF协议系统模型 | 第47-53页 |
3.3.1 OSPF协议进程及任务机制 | 第48-49页 |
3.3.2 OSPF协议与路由管理系统交互 | 第49-53页 |
3.4 IA64平台内核与OSPF协议通信接口设计 | 第53-62页 |
3.4.1 针对netlink机制的修改 | 第54-59页 |
3.4.2 IA64平台内核路由模块的初始化 | 第59-60页 |
3.4.3 内核路由模块与RTM交互 | 第60-62页 |
3.5 OSPF协议功能模块设计 | 第62-81页 |
3.5.1 全局模块 | 第62页 |
3.5.2 消息处理模块 | 第62-66页 |
3.5.3 域处理模块 | 第66-67页 |
3.5.4 数据库交互模块 | 第67-74页 |
3.5.5 路由处理模块 | 第74-76页 |
3.5.6 接口有限状态机模块 | 第76-77页 |
3.5.7 邻居有限状态机模块 | 第77-81页 |
4 IA64平台下OSPFv2/v3协议测试 | 第81-110页 |
4.1 IA64平台界面测试 | 第81-83页 |
4.2 OSPF协议一致性测试 | 第83-94页 |
4.2.1 Hello包交互测试 | 第83-85页 |
4.2.2 OSPF交换过程测试 | 第85-90页 |
4.2.3 OSPF邻居发现测试 | 第90-94页 |
4.3 OSPFv2功能性测试 | 第94-103页 |
4.3.1 虚连接测试 | 第94-96页 |
4.3.2 缺省路由测试 | 第96-98页 |
4.3.3 STUB域测试 | 第98-100页 |
4.3.4 NSSA域测试 | 第100-103页 |
4.4 OSPFv3功能性测试 | 第103-110页 |
4.4.1 虚连接测试 | 第103-105页 |
4.4.2 STUB域测试 | 第105-107页 |
4.4.3 路由重分发 | 第107-110页 |
5 总结与展望 | 第110-11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1-113页 |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113-115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 | 第11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