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7页 |
1.1 引言 | 第11-12页 |
1.2 锂离子电池简介 | 第12-15页 |
1.2.1 锂离子电池概述 | 第12页 |
1.2.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 | 第12-13页 |
1.2.3 锂离子电池的组成和分类 | 第13-15页 |
1.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| 第15-18页 |
1.3.1 碳材料 | 第15-16页 |
1.3.2 硅基材料 | 第16-17页 |
1.3.3 锡基材料 | 第17页 |
1.3.4 合金材料 | 第17-18页 |
1.3.5 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 | 第18页 |
1.4 本实验方法简介和电极材料的选择 | 第18-21页 |
1.4.1 光沉积方法简介 | 第18-19页 |
1.4.2 TiO_2的基本特性 | 第19-20页 |
1.4.3 SnO_2的基本特性 | 第20-21页 |
1.5 SnO_2/TiO_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| 第21-25页 |
1.5.1 水热/溶剂热法 | 第21-22页 |
1.5.2 模板合成法 | 第22-23页 |
1.5.3 静电纺丝法 | 第23页 |
1.5.4 其他方法 | 第23-25页 |
1.6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| 第25-27页 |
第二章 实验内容与测试方法 | 第27-33页 |
2.1 实验试剂和仪器 | 第27-28页 |
2.1.1 实验试剂 | 第27页 |
2.1.2 实验仪器 | 第27-28页 |
2.2 表征方法 | 第28-31页 |
2.2.1 物理表征方法 | 第28-29页 |
2.2.2 电化学性能表征 | 第29-31页 |
2.3 实验方法 | 第31-33页 |
2.3.1 基体钛片的预处理 | 第31页 |
2.3.2 阳极氧化法制备二氧化钛纳米管阵列 | 第31页 |
2.3.3 氯化亚锡溶液的制备 | 第31页 |
2.3.4 复合膜电极的制备 | 第31-33页 |
第三章 光沉积法制备SnO_2@TiO_2复合薄膜电极及其性能表征 | 第33-47页 |
3.1 引言 | 第33-34页 |
3.2 开路条件下光沉积法制备SnO_2@TiO_2复合膜电极 | 第34-40页 |
3.2.1 实验方法 | 第34-35页 |
3.2.2 实验结果 | 第35-40页 |
3.3 探究外加电压对光沉积的影响 | 第40-45页 |
3.3.1 实验方法 | 第40页 |
3.3.2 实验结果探究与讨论 | 第40-45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5-47页 |
第四章 外加电压辅助光沉积制备SnO_2@TiO_2复合薄膜电极及其性能表征 | 第47-61页 |
4.1 引言 | 第47页 |
4.2 实验方法 | 第47-48页 |
4.2.1 外加0.5V电压辅助光沉积法制备SnO_2@TiO_2复合薄膜材料 | 第47-48页 |
4.2.2 材料的物理表征 | 第48页 |
4.2.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| 第48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48-59页 |
4.3.1 材料的物理表征 | 第48-52页 |
4.3.2 光活性表征 | 第52-53页 |
4.3.3 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| 第53-5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1-63页 |
5.1 论文总结 | 第61-62页 |
5.2 工作展望 | 第62-6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3-79页 |
第一章 | 第63-71页 |
第二章 | 第71页 |
第三章 | 第71-75页 |
第四章 | 第75-79页 |
附录:硕士期间发表和参与发表的论文 | 第79-81页 |
致谢 | 第8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