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生物化学论文--酶论文

固氮酶催化N2和H+还原的电子传递通路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插图清单第9-11页
附表清单第11-12页
缩略词第12-13页
第一章 研究背景综述第13-33页
    1.1 生物固氮第13-14页
    1.2 固氮酶的结构第14-19页
    1.3 固氮酶的催化机制第19-31页
    1.4 论文的立题依据及研究路线第31-33页
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33-50页
    2.1 菌株及质粒第33-35页
    2.2 化学药品及培养基第35-36页
    2.3 体外定点诱变第36-38页
    2.4 定点突变向基因组DNA的置换(细菌接合实验)第38-39页
    2.5 细胞的固氮生长及细胞固氮酶活性检测第39-40页
    2.6 K.oxytoca菌株大规模厌氧发酵培养第40-41页
    2.7 RT-qPCR检测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第41-42页
    2.8 固氮酶的提取和纯化第42-47页
    2.9 固氮酶催化活性的检测第47-48页
    2.10 静态EPR样品的制备第48-50页
第三章 生物信息学分析供试菌株固氮酶突变策略第50-60页
    3.1 前言第50-51页
    3.2 结果第51-59页
    3.3 小结与分析第59-60页
第四章 不同单一位点突变菌株的构建及其表型分析第60-74页
    4.1 前言第60页
    4.2 结果第60-72页
    4.3 小结与分析第72-74页
第五章 Iα423P固氮酶的提纯及特征分析第74-86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74页
    5.2 结果第74-83页
    5.3 小结与分析第83-86页
第六章 固氮酶双位点突变菌株的构建及表型分析第86-103页
    6.1 前言第86-87页
    6.2 结果第87-100页
    6.3 小结与分析第100-103页
第七章 A.vinelandii固氮酶电子传递通路的理论计算及验证第103-127页
    7.1 前言第103页
    7.2 结果第103-123页
    7.3 小结与分析第123-127页
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27-136页
    8.1 总结第127-130页
    8.2 讨论第130-134页
    8.3 本研究创新点第134页
    8.4 对下一步工作的思考及建议第134-136页
参考文献第136-147页
附录第147-155页
致谢第155-157页
作者简历第157-158页

论文共15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铑催化的三氮唑衍生物的官能团化反应
下一篇:SnO2@TiO2复合薄膜材料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