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6-8页 |
Abstract | 第8-9页 |
绪论 | 第13-28页 |
一、选题缘起 | 第13-16页 |
二、研究现状 | 第16-22页 |
1. 国外研究 | 第16-19页 |
2. 国内研究 | 第19-22页 |
三、研究方法和论文思路 | 第22-25页 |
1. 研究方法 | 第22-23页 |
2. 论文思路 | 第23-25页 |
四、创新点和解决的问题 | 第25-28页 |
1. 创新之处 | 第25-26页 |
2. 解决的问题 | 第26-28页 |
第一章 生命权利的内涵及特点 | 第28-40页 |
第一节 生命权利的概念和范围 | 第28-30页 |
一、权利的定义 | 第28-29页 |
二、生命权利的概念和范围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生命权利的发展史 | 第30-32页 |
一、古代发展史 | 第30-31页 |
二、中世纪之后的发展史 | 第31-32页 |
第三节 生命权利的伦理认识 | 第32-40页 |
一、生命权利的伦理原则 | 第33-34页 |
二、生命权利的生命伦理学理论 | 第34-36页 |
三、伦理认识的发展阶段 | 第36-40页 |
第二章 生命科技发展与生命权利的相互关系 | 第40-57页 |
第一节 生命科技发展概况 | 第40-44页 |
一、生命科技发展的内涵和领域 | 第40-41页 |
二、生命科技的发展和本质 | 第41-44页 |
第二节 生命科技发展的伦理分析 | 第44-48页 |
一、伦理道德和生命科技的冲突 | 第44-46页 |
二、理性与正当性的对峙 | 第46-48页 |
第三节 生命权利的伦理分析 | 第48-51页 |
一、理性与伦理的需要 | 第48-50页 |
二、科学认识生命伦理的使然 | 第50-51页 |
第四节 生命科技和生命权利的关系 | 第51-57页 |
一、发展生命科技是生命权利的内在要求 | 第51-53页 |
二、僭越的产生来源于双方不对称的发展 | 第53-57页 |
第三章 生命科技发展对生命权利的僭越问题 | 第57-96页 |
第一节 生命密码的破解 | 第57-66页 |
一、人类基因组研究的概况和现状 | 第58-61页 |
二、人类基因组研究对生命权利的影响 | 第61-62页 |
三、人类基因组的研究引发的伦理与僭越问题 | 第62-66页 |
第二节 生命繁衍的人工化 | 第66-72页 |
一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概念和现状 | 第66-68页 |
二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对生命权利的影响 | 第68-69页 |
三、人类辅助生殖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与僭越 | 第69-72页 |
第三节 克隆与干细胞移植技术带来的迷茫 | 第72-79页 |
一、克隆、干细胞移植技术的概念和现状 | 第73-75页 |
二、克隆、干细胞移植技术对生命权利的影响 | 第75-77页 |
三、克隆、干细胞移植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和僭越 | 第77-79页 |
第四节 供不应求的器官 | 第79-87页 |
一、人体器官移植技术的概念和现状 | 第80-83页 |
二、人体器官移植技术对生命权利的影响 | 第83-84页 |
三、人体器官移植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和僭越 | 第84-87页 |
第五节 生和死的干涉 | 第87-96页 |
一、临终关怀和安乐死的概念和现状 | 第89-92页 |
二、临终关怀和安乐死对生命权利的影响 | 第92-93页 |
三、临终关怀和安乐死带来的伦理冲突和僭越 | 第93-96页 |
第四章 生命科技发展对生命权利僭越的伦理分析 | 第96-117页 |
第一节 生命和生命科技的伦理价值思考 | 第96-101页 |
一、生命的价值认识 | 第96-99页 |
二、生命科技发展的技术性与价值性 | 第99-101页 |
第二节 道义论和结果论下的僭越和它的辩证分析 | 第101-106页 |
一、道义论下的僭越 | 第102-103页 |
二、结果论下的僭越 | 第103-105页 |
三、辩证看待僭越——适度僭越 | 第105-106页 |
第三节 适度僭越的性质和意义 | 第106-112页 |
一、适度僭越的性质 | 第106-109页 |
二、适度僭越对生命权利的再强化 | 第109-111页 |
三、适度僭越的必要张力 | 第111-112页 |
第四节 僭越的伦理指引原则 | 第112-117页 |
一、追求“善”、“美”为前提的僭越 | 第112-114页 |
二、僭越的尊重原则 | 第114-115页 |
三、僭越的公正、公平原则 | 第115-117页 |
第五章 引导生命科技发展与保障生命权利的现实举措 | 第117-138页 |
第一节 加强对生命伦理学的动态研究 | 第117-122页 |
一、加强生命伦理学动态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| 第117-120页 |
二、建设生命伦理体系,为生命科技发展提供可行规范 | 第120-122页 |
第二节 适度僭越下国家对生命权利与生命科技发展的责任 | 第122-124页 |
一、国家负有对生命权利保障的责任 | 第122-123页 |
二、国家对生命科技发展的责任 | 第123-124页 |
第三节 适度僭越下的社会保障 | 第124-127页 |
一、做好引导生命科技发展的动态宣传 | 第125-126页 |
二、宣传的路径与媒介研究 | 第126-127页 |
第四节 适度僭越下的法律保障 | 第127-131页 |
一、有关生命权利与生命科技发展的法律现状 | 第128-130页 |
二、重铸生命伦理,建立生命伦理与法律的动态联系 | 第130-131页 |
第五节 用生命教育来确保适度僭越下的生命科技发展永不停歇 | 第131-138页 |
一、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| 第132页 |
二、国内外生命教育的现状 | 第132-134页 |
三、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34-138页 |
结语 | 第138-1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43-153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153-154页 |
致谢 | 第15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