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农业科学论文--畜牧、动物医学、狩猎、蚕、蜂论文--动物医学(兽医学)论文--兽医药物学论文--兽医药理学论文--兽用药品论文

磷酸替米考星在肉鸡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

摘要第9-11页
ABSTRACT第11-12页
缩略符号第13-14页
药代动力学参数符号注释第14-15页
引言第15-16页
第一篇 文献综述第16-26页
    第一章 磷酸替米考星的研究进展第18-26页
        1 替米考星的结构与性质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 替米考星的抗菌活性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3 替米考星的抗菌机理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4 替米考星的药代动力学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 替米考星的吸收与分布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 替米考星的代谢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 替米考星的溶解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 替米考星的测定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5 替米考星的临床应用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6 替米考星的不良反应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7 替米考星的环境毒性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8 磷酸替米考星的研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1 药理学作用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2 药代动力学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8.3 毒理学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参考文献第24-26页
第二篇 试验部分第26-55页
    第一章 肉鸡体内磷酸替米考星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建立第28-42页
        摘要第28页
        ABSTRACT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1 试验材料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主要试剂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仪器设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主要溶液配制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 磷酸替米考星标准贮备液(200 μg/mL)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2 替米考星标准溶液(20μg/mL)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3 替米考星标准工作溶液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4 10%(V/V)磷酸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5 二丁胺磷酸缓冲液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6 乙腈-水(35:65,v:v)溶液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7 5%氨水溶液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8 洗脱液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9 流动相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.10 稀释液的配制第30-31页
        2 检测方法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检测波长的选择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色谱条件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标准曲线绘制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鸡血浆的处理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 特异性判断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 检测限和定量限的测定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 添加回收率和精密度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8 试样中替米考星含量的计算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3 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2-3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1 检测波长的确定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2 流动相的确定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3 标准曲线的绘制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4 特异性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5 定量限和检测限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3.6 添加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第38-39页
        4 讨论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参考文献第41-42页
    第二章 磷酸替米考星在肉鸡体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试验第42-54页
        摘要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ABSTRACT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1 试验材料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1 主要试剂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2 主要仪器设备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1.3 实验动物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 试验方法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1 色谱条件设置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2 标准曲线绘制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3 试验鸡的给药方式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4 血样采集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5 血浆样品处理与测定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6 检测限和定量限的检测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2.7 添加回收率和精密度试验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3 数据处理方法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4 结果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1 标准曲线第46-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2 定量限和检测限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3 添加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4 肉鸡口服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不同时间点的平均血药浓度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5 肉鸡口服不同剂量10%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后各项药代动力学参数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4.6 肉鸡口服10%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高、中、低剂量组、对照组血药浓度曲线图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 讨论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参考文献第53-54页
    第三章 全文总结第54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ZmCCaMK互作蛋白的筛选与鉴定
下一篇:以酿酒酵母为模式真菌初探吩嗪-1-羧酸杀抑真菌的机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