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选题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1.1 选题目的 | 第10页 |
1.1.2 选题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6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2.3 简要评价 | 第15-16页 |
1.3 文章内容与结构 | 第16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6-18页 |
1.4.1 论文的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.2 论文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7-18页 |
第2章 高等教育管理“去行政化”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| 第18-23页 |
2.1 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8-20页 |
2.1.1 高等教育管理 | 第18页 |
2.1.2 高等教育管理“行政化”与“去行政化” | 第18-19页 |
2.1.3 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 | 第19页 |
2.1.4 教授治校和大学自治 | 第19-20页 |
2.2 高等教育管理“去行政化”的理论基础——新公共管理理论 | 第20-23页 |
2.2.1 新公共管理理论兴起的时代背景 | 第20-21页 |
2.2.2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基本内涵 | 第21页 |
2.2.3 新公共管理理论在高等教育管理“去行政化”中的适用性分析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行政化”的状况及其成因分析 | 第23-28页 |
3.1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行政化”产生的历史背景 | 第23-24页 |
3.1.1 我国古代官学一体的历史传统 | 第23页 |
3.1.2 民国时期政府对大学的管理 | 第23-24页 |
3.1.3 新中国成立后高等教育行政体制的发展 | 第24页 |
3.2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行政化”的现状 | 第24-26页 |
3.2.1 我国高校外部的“行政化”现状 | 第24-25页 |
3.2.2 我国高校内部的“行政化”现状 | 第25-26页 |
3.3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行政化”的成因分析 | 第26-28页 |
3.3.1 政府直接干预过多,高校缺少办学自主权 | 第26页 |
3.3.2 高校科层制管理结构的影响 | 第26页 |
3.3.3 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对垒 | 第26-28页 |
第4章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行政化”的弊端以及“去行政化”的提出和实践 | 第28-32页 |
4.1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行政化”的弊端 | 第28-29页 |
4.1.1 高校和教师“官本位”倾向严重 | 第28页 |
4.1.2 管理机构膨胀,办事效率低下 | 第28-29页 |
4.1.3 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当 | 第29页 |
4.2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去行政化”的提出和实践 | 第29-32页 |
4.2.1 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的出台 | 第29-30页 |
4.2.2 南方科技大学的筹建——我国高校“去行政化”的试验田 | 第30-31页 |
4.2.3 山东大学校长退出学术委员会事件 | 第31-32页 |
第5章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的“非行政化”传统及启示 | 第32-37页 |
5.1 高等教育管理的国际经验 | 第32-34页 |
5.1.1 美国高等教育管理的“非行政化”特征 | 第32-33页 |
5.1.2 英国高等教育管理的“非行政化”特征 | 第33页 |
5.1.3 日本高等教育管理的“非行政化”特征 | 第33-34页 |
5.2 发达国家高等教育管理制度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去行政化”的启示 | 第34-37页 |
5.2.1 美国大学管理制度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去行政化”的启示 | 第34-35页 |
5.2.2 英国大学管理制度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去行政化”的启示 | 第35页 |
5.2.3 日本大学管理制度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去行政化”的启示 | 第35-37页 |
第6章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去行政化”的实现途径 | 第37-42页 |
6.1 从政府层面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去行政化”的实现途径 | 第37-38页 |
6.1.1 进一步放权高校自主办学,明确政府与高校的关系 | 第37页 |
6.1.2 通过立法明确大学管理制度和办学目的,并依法对高校进行监督 | 第37-38页 |
6.2 从高校层面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去行政化”的实现途径 | 第38-40页 |
6.2.1 调整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关系,构建“服务行政”的新模式 | 第38页 |
6.2.2 淡化科层制管理,建立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,提高管理绩效 | 第38-39页 |
6.2.3 采用动态的用人机制,促进高校和教师的共同发展 | 第39页 |
6.2.4 探索市场机制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,摆脱高校对政府的过度依赖 | 第39-40页 |
6.2.5 建立教授会和学术团体,加强对高校管理的共同管理和监督 | 第40页 |
6.2.6 提高教职员工和学生在高校管理中的参与度 | 第40页 |
6.3 从社会层面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去行政化”的实现途径 | 第40-42页 |
6.3.1 建立社会性教育中介组织和专业性学术团体评价机构,加强对高校的有效监督 | 第40-41页 |
6.3.2 重视媒体对大学的舆论监督,引导公众正确关注高等教育发展 | 第41-42页 |
第7章 结论 | 第42-44页 |
7.1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中的“行政化”倾向凸显 | 第42页 |
7.2 “去行政化”已纳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视野 | 第42页 |
7.3 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推进我国高等教育管理“去行政化” | 第42页 |
7.4 本文的不足之处 | 第42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致谢 | 第47-48页 |
作者简介 | 第48-49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及获奖情况 | 第4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