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4页 |
Abstract | 第4页 |
前言 | 第8-20页 |
一、研究背景、意义、目的 | 第8-12页 |
(一)研究背景 | 第8-10页 |
(二)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(三)研究目的 | 第11-12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8页 |
(一)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(二)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5-17页 |
(三)国内外研究述评 | 第17-18页 |
三、研究方法、研究重点、难点及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8-20页 |
(一)研究方法 | 第18页 |
(二)研究重点和难点 | 第18-19页 |
(三)创新点与不足 | 第19-20页 |
第1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理论简述 | 第20-27页 |
1.1 基本概念界定 | 第20-23页 |
1.1.1 新生代农民工基本概念 | 第20-22页 |
1.1.2 返乡创业基本概念及意义 | 第22-23页 |
1.2 相关理论简述 | 第23-27页 |
1.2.1 人力资本理论 | 第23-24页 |
1.2.2 推拉理论 | 第24-25页 |
1.2.3 创业理论 | 第25-27页 |
第2章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概况 | 第27-31页 |
2.1 北川县历史沿革、自然地理、人口与民族概况 | 第27-28页 |
2.1.1 北川县历史沿革概况 | 第27页 |
2.1.2 北川县自然地理概况 | 第27-28页 |
2.1.3 北川县人口与民族概况 | 第28页 |
2.2 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相关的重点产业情况简述 | 第28-31页 |
2.2.1 种植业 | 第29页 |
2.2.2 养殖业 | 第29-30页 |
2.2.3 特色旅游业 | 第30-31页 |
第3章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数据研究分析 | 第31-59页 |
3.1 北川县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调研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过程 | 第31-32页 |
3.1.1 问卷设计过程 | 第31页 |
3.1.2 数据收集过程 | 第31-32页 |
3.2 北川县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问卷的信度与效度分析 | 第32-34页 |
3.2.1 调查问卷有关量表的信度分析 | 第32-33页 |
3.2.2 调查问卷的效度分析 | 第33-34页 |
3.3 北川县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情况调查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4-54页 |
3.3.1 个人及家庭基本情况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34-40页 |
3.3.2 返乡创业意愿行为特征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0-49页 |
3.3.3 返乡创业大环境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| 第49-54页 |
3.4 北川县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意愿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 | 第54-59页 |
3.4.1 变量设定与假设 | 第54-55页 |
3.4.2 模型选择与分析过程 | 第55-56页 |
3.4.3 结果分析 | 第56-59页 |
第4章 北川县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所面临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59-63页 |
4.1 北川县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| 第59-61页 |
4.1.1 缺乏技术技能特长和市场营销能力 | 第59页 |
4.1.2 缺乏启动资金和借贷困难 | 第59-60页 |
4.1.3 创业风险过大和家乡创业环境差 | 第60-61页 |
4.2 北川县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面临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61-63页 |
4.2.1 新生代农民工文化教育层次偏低 | 第61页 |
4.2.2 新生代农民工家庭负担过重 | 第61页 |
4.2.3 金融机构关于返乡创业扶持机制的不健全 | 第61-62页 |
4.2.4 政府对返乡创业的培训不到位 | 第62页 |
4.2.5 家乡返乡创业氛围不够浓厚 | 第62-63页 |
第5章 促进北川县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的对策建议 | 第63-67页 |
5.1 大力发展创业教育,构建“量”“质”结合培训体系 | 第63-64页 |
5.2 搭建“三元”金融扶持平台,着力推进农民合作社模式 | 第64页 |
5.3 构建“三维”返乡创业宣传体系,打造返乡创业“明星” | 第64-65页 |
5.4 构建羌族民族特色产业开发体系,打造民族特色品牌 | 第65-67页 |
结论 | 第67-6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8-72页 |
附录 | 第72-77页 |
附录(一)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72-73页 |
附录(二) 北川羌族自治县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研究问卷 | 第73-77页 |
致谢 | 第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