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哲学、宗教论文--宗教论文--佛教论文--佛教组织及寺院论文

西藏林周县藏传佛教寺院与当地社区间的互动关系--以羊年帕邦唐廓为例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前言第8-14页
    一、选题的研究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二、研究的相关动态第10-12页
    三、研究的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四、研究的主要思路第13页
    五、研究的创新点第13-14页
第一章 热振寺与12部落的历史沿革与现状第14-26页
    第一节 热振寺的建立与发展第14-1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建寺缘起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热振寺现状第17-18页
    第二节 热振12部落第18-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部落的形成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部落内部结构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部落的现状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通婚圈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商品贸易圈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祭祀圈第22-24页
    第三节 热振寺与12部落间的关系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寺院与社区的关系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历史上与寺院互动频繁的部落第25-26页
第二章 热振羊年帕邦唐廓节的历史变迁第26-31页
    第一节 帕邦唐廓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帕邦”与“唐廓”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文献中记载节日的来源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口中流传节日的来源第28-29页
    第二节 帕邦唐廓现状第29-31页
第三章 寺院与部落之间的互动关系第31-40页
    第一节 帕邦唐廓作为寺院的节日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节前准备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节日内容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节日意义第33-34页
    第二节 帕邦唐廓作为社区的节日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节前准备第3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节日内容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节日意义第35页
    第三节 帕邦唐廓作为寺院与部落共同参与的节日第35-4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神圣”、“世俗”、“神显”的结构和形态第3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新时期宗教节日的功能第36-40页
第四章 帕邦唐廓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第40-45页
    第一节 节日存在的困境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信众对佛教的认知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佛教节日的日益世俗化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当前政策下的佛教节日第42页
    第二节 帕邦唐廓自身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社会稳定是发展进步的前提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加强两县之间的互动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寺院和谐理念的传播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节日安排需合理化第44-45页
结论第45-47页
参考文献第47-49页
附录一:热振12部落内部组织结构第49-50页
附录二:田野图片第50-51页
致谢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北川羌族自治县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调查研究
下一篇:迭部农区一妻多夫制婚姻的人类学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