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--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--程序控制机床、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

叶片造型及多轴加工刀具轨迹研究

摘要第3-4页
abstract第4-5页
1 绪论第8-15页
    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叶片多轴数控加工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数控加工及编程技术发展概况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多轴数控加工刀具轨迹算法的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叶片多轴数控加工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2-14页
    1.3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第14-15页
2 叶片造型数学模型及光顺算法第15-27页
    2.1 复杂曲面造型的数学模型第15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曲面造型发展概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NURBS曲线曲面模型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基于NURBS的叶片直纹面造型第17-18页
    2.2 叶片截面线的拟合光顺算法第18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叶片截面线光顺准则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叶片截面线光顺方法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于遗传算法的光顺算法及验证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基于MATLAB的叶片截面型值点光顺第22-23页
    2.3 叶片的整体建模第23-26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26-27页
3 叶片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第27-40页
    3.1 叶片结构及工艺技术要求第27-28页
    3.2 加工方法及工艺方案确定第28-31页
    3.3 叶片螺旋加工工艺设计第31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毛坯成型及余量分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切削刀具与走刀方式选择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数控加工工艺路线的确定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粗加工切削参数的优化第35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5 叶片的装夹及找正方式第38-39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4 叶片螺旋轨迹规划及生成算法第40-64页
    4.1 复杂曲面刀轨简介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刀具轨迹的定义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刀具轨迹的基础算法第41-42页
    4.2 叶片加工刀具的数学模型第42-43页
    4.3 基于参数曲面的等残高螺旋轨迹生成原理第43-44页
    4.4 螺旋轨迹规划的数学模型第44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螺旋线分类及数学方程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叶片螺旋线构造过程第46-48页
    4.5 基于组合曲面的多刀路螺旋线构造算法第48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单张曲面叶片螺旋线插值算法第48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组合曲面叶片螺旋线构造算法第49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3 多层螺旋线轨迹规划算法第52-53页
    4.6 基于参数曲面的等残高螺旋轨迹的生成算法第53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6.1 刀位点的计算第53-54页
        4.6.2 加工误差及走刀步长的确定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6.3 走刀行距的确定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4.6.4 避免干涉所确定的刀轴矢量第60-63页
    4.7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5 叶片刀具轨迹生成及后处理验证第64-77页
    5.1 叶片刀具轨迹的生成第64-67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CAM功能模块及加工流程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叶片刀具轨迹的生成第65-67页
    5.2 刀具轨迹的后置处理第67-73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后置处理算法第67-6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2443VMC立式加工中心后处理器的构造第69-72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NC程序的生成第72-73页
    5.3 刀具轨迹及程序验证第73-76页
    5.4 本章小结第76-77页
6 结论与展望第77-78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77页
    6.2 展望第77-78页
致谢第78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2页
附录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冷加工对核电结构材料表面硬度及塑性力学参量影响研究
下一篇:重载采煤机行走机构关键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