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--机器人技术论文--机械手论文

折叠便携式切割机械手的运动特性及辨识补偿仿真研究

摘要第5-7页
Abstract第7-8页
第1章 绪论第12-26页
    1.1 课题的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切割机械手的研究现状与分析第12-15页
    1.3 串联机构标定技术概述与分析第15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国内外标定技术概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基于误差模型法标定技术研究现状分析第16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 切割机械手标定技术研究不足的总结第22页
    1.4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2-26页
第2章 折叠便携式切割机械手方案设计与分析第26-40页
    2.1 切割机械手的设计需求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主要工作对象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功能和性能分析第26-29页
    2.2 切割机械手折叠便携式设计第29-3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切割机械手自由度分析及折叠双旋转机构设计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升降方式选择及割枪摆动机构设计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基于两杆参数方程的双旋转连杆尺寸确定第32-37页
    2.3 基于切割机械手关节参数的工作空间投影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切割机械手各关节运动速度及范围要求第3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工作空间投影分析第37-39页
    2.4 本章小结第39-40页
第3章 基于旋量理论的切割机械手运动特性研究第40-60页
    3.1 旋量建模方法与DH建模方法的比较第40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DH法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旋量理论指数积公式建模法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不同建模方法特性的比较及旋量建模法优越性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3.2 旋量理论基础及切割机械手运动学正解第42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旋量理论基础及速度旋量定义第42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Euler-Rodrigues方程与se(3)到SE(3)的指数映射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基于指数积公式的切割机械手正运动学模型第46-49页
    3.3 切割机械手的逆运动学求解第49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螺旋理论子问题分析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基于螺旋理论子问题分析的切割机械手旋转关节逆解第51-55页
    3.4 基于指数积公式偏微分的切割机械手的末端位姿误差模型第55-59页
    3.5 本章小结第59-60页
第4章 切割机械手运动学参数辨识与补偿第60-76页
    4.1 误差模型法及切割机械手辨识雅可比矩阵推导第60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误差模型法第6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基于误差模型的辨识雅可比矩阵推导第61-63页
    4.2 切割机械手运动学参数的可辨识性第63-6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误差模型中δθ与δζ_(st)的可辨识性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误差模型中δζ的可辨识性第65-67页
    4.3 切割机械手误差模型的性质与参数辨识算法的收敛性分析第67-70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三个误差模型的性质第67-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零位偏差辨识条件与最大可辨识参数个数分析第6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运动学参数辨识算法及其收敛性分析第68-70页
    4.4 基于补偿原理的补偿策略及补偿值计算方法第70-7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补偿策略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PLS误差补偿算法及计算流程第71-7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75-76页
第5章 切割机械手运动特性及辨识补偿仿真研究第76-94页
    5.1 运动学模型验证第76-8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正运动学验证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逆运动学验证第78-79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符合切割工艺要求的各关节输入速度第79-80页
    5.2 辨识仿真计算流程第80-81页
    5.3 误差模型运动学参数辨识仿真研究第81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辨识仿真第81-8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辨识结果鲁棒性验证第84-88页
    5.4 误差补偿仿真研究第88-92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92-94页
结论第94-96页
参考文献第96-106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6-107页
致谢第107页

论文共10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10kWh飞轮储能系统的复合材料飞轮转子优化设计
下一篇:基于模式识别的上肢康复机器人肌电控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