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中国共产党论文--党的建设论文--组织建设论文--党的纪律检查工作论文

论“小官巨腐”现象的成因及其治理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绪论第9-18页
    0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9-12页
        0.1.1 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       0.1.2 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0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-17页
        0.2.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0.2.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-16页
        0.2.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6-17页
    0.3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第17-18页
第1章“小官巨腐”现象的表现及危害第18-26页
    1.1“小官巨腐”的分类第18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“小官”个体腐败和“小官”集体腐败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经济腐败和政治腐败第20-21页
    1.2“小官巨腐”现象的特点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层公务人员贪腐的直接性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基层公务人员贪腐的复杂性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基层公务人员贪腐的隐蔽性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基层行政部门“一把手”贪腐比例大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5 基层公务人员贪腐手段的多样化第23页
    1.3“小官巨腐”现象的危害第23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“小官巨腐”对党执政地位的危害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“小官巨腐”对国家经济的危害第24-25页
        1.3.3“小官巨腐”对社会的危害第25-26页
第2章“小官巨腐”现象的成因第26-33页
    2.1“小官”自身存在的问题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“小官”自身素质不高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“小官”群众意识淡薄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“小官”权力观错位第27页
    2.2“小官巨腐”现象凸显行政体制不完善第27-2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地方权力运行制度不完善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基层岗位轮换制度不完善第28-29页
    2.3 监管体系的不完善第29-3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监督体制不完善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社会监督乏力第3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自我监督不到位第30-31页
    2.4 社会环境变迁对“小官”的影响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经济变迁对“小官”的影响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价值观念变化对“小官”的影响第31-33页
第3章“小官巨腐”现象的治理措施第33-39页
    3.1 加强教育,筑牢基层反腐思想防线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加强对“小官”的理想信念教育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加强对“小官”的反腐倡廉教育第34页
    3.2 制度反腐,推进基层反腐治本大业第34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完善基层组织建设,打造基层反腐铁军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规范权力分配运行机制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落实多元化监督体制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建立健全基层岗位轮换制度第36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5 完善基层考核机制,提高薪酬福利待遇第37页
    3.3 净化环境,营造社会廉洁之风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宣传法治文化,推动臣民文化向公民文化转变第37-38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推进社会廉政建设,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第38-39页
结论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5页
致谢第45页

论文共4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接受问题研究
下一篇: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“背离论”批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