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联网+教育背景下中职教师的职后培训途径探究--以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例
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22页 |
第一节 课题来源、研究对象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一、课题来源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对象 | 第10-11页 |
三、研究意义 | 第11-12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一、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-13页 |
二、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5页 |
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一、研究思路 | 第15-16页 |
二、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| 第17-20页 |
一、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7-19页 |
二、理论基础 | 第19-20页 |
第五节 本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| 第20-22页 |
一、研究的重难点 | 第20页 |
二、研究的创新之处 | 第20-22页 |
第二章 中职教师职后培训调查分析 | 第22-30页 |
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 | 第22-23页 |
第二节 调查结果及问题分析 | 第23-30页 |
一、对中职教师现有培训基本情况的考察 | 第23-25页 |
二、对中职教师职后培训态度的考察 | 第25-28页 |
三、对中职教师对培训成本的预估考察 | 第28-29页 |
四、对中职教师职后培训倾向性的考察 | 第29-30页 |
第三章 中职教师职后培训现状及问题 | 第30-40页 |
第一节 中职教师培训主要成绩 | 第30-32页 |
一、中职教师职后培训的政策环境不断改善 | 第30-31页 |
二、中职师资培训实践探索的深入 | 第31-32页 |
第二节 中职教师职后培训存在的问题 | 第32-40页 |
一、职后培训目标的设置不明确 | 第32-34页 |
二、职后培训内容实效性较差 | 第34-35页 |
三、职后培训方法不正确 | 第35-36页 |
四、职后培训形式不统一 | 第36-37页 |
五、职后培训资源利用率低 | 第37-38页 |
六、职后培训评价效用低 | 第38-40页 |
第四章 中职教师职后培训途径 | 第40-48页 |
第一节 以互联网为依托,调整培训目标及计划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以互联网为媒介,有效提升职后培训实效性 | 第41-42页 |
一、深刻分析以往中职教师职后培训形式 | 第41-42页 |
二、以互联网为媒介,提升职后培训教学实效性 | 第42页 |
第三节 以线上教学为思路,改变培训方式方法 | 第42-43页 |
一、在已有培训方法基础上进行扩展 | 第42-43页 |
二、线上线下相结合,丰富职教师职后培训方法 | 第43页 |
第四节 以微课、慕课为途径,强化培训形式 | 第43-44页 |
一、以互联网微课为主要途径,提升培训针对性 | 第43-44页 |
二、以互联网慕课为主要途径,强化培训形式 | 第44页 |
第五节 以互联网为依托,增强培训资源利用率 | 第44-45页 |
一、线上线下相结合,大大节约培训成本 | 第44-45页 |
二、线上线下相结合,提升资源流动性 | 第45页 |
第六节 以互联网为平台,提高培训评价有效性 | 第45-48页 |
一、以互联网为平台,提高评价时效性 | 第46页 |
二、以互联网为平台,提升培训评价价值 | 第46-48页 |
第五章 结语 | 第48-4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9-54页 |
附录A | 第54-56页 |
附录B | 第56-58页 |
附录C | 第58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| 第60-61页 |
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| 第61-6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