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16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意义 | 第12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2-14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2-13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3-14页 |
1.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| 第14-16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4-15页 |
1.4.2 研究创新点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文献综述 | 第16-23页 |
2.1 战略和战略管理 | 第16-17页 |
2.2 国际化 | 第17-19页 |
2.2.1 国际化概念 | 第17页 |
2.2.2 国际化相关理论 | 第17-19页 |
2.3 国际化战略 | 第19-21页 |
2.4 认证国际化 | 第21-23页 |
第3章 认证发展及现状 | 第23-38页 |
3.1 认证的概念 | 第23页 |
3.2 国外认证发展及现状 | 第23-30页 |
3.2.1 管理体系认证的产生及发展 | 第23-24页 |
3.2.2 管理体系认证国际数据统计 | 第24-29页 |
3.2.3 国外认证机构国际化发展状况 | 第29-30页 |
3.3 我国认证发展及现状 | 第30-38页 |
3.3.1 我国认证发展及现状 | 第31-32页 |
3.3.2 我国认证国际化发展的政策利好 | 第32-33页 |
3.3.3 我国认证机构国际化发展状况 | 第33-35页 |
3.3.4 我国认证机构国际化存在的问题 | 第35-38页 |
第4章M公司简介 | 第38-42页 |
4.1 资质获取与产品范围扩展 | 第38页 |
4.2 认证业务市场发展状况 | 第38页 |
4.3 经营管理和企业文化 | 第38-39页 |
4.4 人力资源发展 | 第39-40页 |
4.5 信息技术的应用 | 第40-41页 |
4.6 国际化经验与问题 | 第41-42页 |
第5章M公司国际化战略分析与选择 | 第42-59页 |
5.1 M公司PEST分析 | 第42-46页 |
5.1.1 政治与法律环境 | 第42-43页 |
5.1.2 经济环境 | 第43-45页 |
5.1.3 社会环境 | 第45页 |
5.1.4 技术环境 | 第45-46页 |
5.2 M公司SWOT分析 | 第46-52页 |
5.2.1 机会 | 第46-47页 |
5.2.2 威胁 | 第47-48页 |
5.2.3 优势 | 第48-50页 |
5.2.4 劣势 | 第50-51页 |
5.2.5 M公司SWOT矩阵分析 | 第51-52页 |
5.3 M公司国际化战略选择 | 第52-59页 |
5.3.1 国际化战略目标 | 第52页 |
5.3.2 战略类型选择 | 第52-55页 |
5.3.3 国际化路径选择 | 第55页 |
5.3.4 目标市场的选择 | 第55-56页 |
5.3.5 国际市场进入模式选择 | 第56-59页 |
第6章M公司国际化战略实施 | 第59-64页 |
6.1 内向国际化战略实施 | 第59-60页 |
6.1.1 颁发国际认可的认证证书 | 第59页 |
6.1.2 合作经营 | 第59-60页 |
6.2 外向国际化战略实施 | 第60-61页 |
6.2.1 贸易式 | 第60页 |
6.2.2 对外直接投资 | 第60-61页 |
6.3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| 第61-64页 |
6.3.1 培养和引进国际化人才 | 第61页 |
6.3.2 建立国际化组织结构 | 第61-62页 |
6.3.3 加大研发投入 | 第62页 |
6.3.4 加强信息化管理 | 第62-63页 |
6.3.5 加强风险管理 | 第63-6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4-6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6-70页 |
附录A 各国(地区)可颁发UKAS、ANAB、JAS-ANZ认可的认证证书的认证机构数量统计 | 第70-71页 |
附录B 各大洲ISO9001、ISO14001证书量、增长率及使用语言统计 | 第71-75页 |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