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4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6页 |
| 引言 | 第9页 |
| 一、网络消费纠纷与在线仲裁 | 第9-16页 |
| (一) 网络消费纠纷界定 | 第9-14页 |
| 1. 网络消费的含义及其纠纷的主要特征 | 第9-12页 |
| 2. 网络消费纠纷的主要类型 | 第12-14页 |
| (二) 在线仲裁 | 第14-16页 |
| 1. 在线仲裁的产生和发展 | 第14-15页 |
| 2. 在线仲裁的特点和主要内容 | 第15-16页 |
| 二、我国网络消费纠纷在线仲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| 第16-19页 |
| (一) 我国建立纠纷在线仲裁机制的必要性 | 第16-18页 |
| 1. 传统ADR及诉讼处理网络消费纠纷的局限性 | 第16-17页 |
| 2. 在线仲裁符合网络消费纠纷对纠纷解决机制的特殊性要求 | 第17页 |
| 3. 在线仲裁有利于增强消费者信心,促进网络经济发展 | 第17-18页 |
| (二) 网络消费纠纷在线仲裁的可行性 | 第18-19页 |
| 1. 网络技术的支持 | 第18-19页 |
| 2. 理论研究和相关实践为建立在线仲裁积累的经验 | 第19页 |
| 三、域外网络消费纠纷在线仲裁的考察和启示 | 第19-24页 |
| (一) 域外考察 | 第19-23页 |
| 1. 美国ODR机制的发展与司法制度的完善 | 第19-20页 |
| 2. 日本网络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机制的改革及其国际合作 | 第20-21页 |
| 3. 欧盟传统ODR机制的变革及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的构建 | 第21-23页 |
| (二) 启示 | 第23-24页 |
| 1. 通过立法,构建在线仲裁机制 | 第23页 |
| 2. 重视在线纠纷解决机制裁决的执行 | 第23-24页 |
| 3. 注重区域性乃至国际性的合作 | 第24页 |
| 四、构建我国网络消费纠纷在线仲裁机制的设想 | 第24-31页 |
| (一) 修改仲裁法及相关法 | 第24-25页 |
| (二) 仲裁员的条件 | 第25页 |
| (三) 在线仲裁协议 | 第25-26页 |
| (四) 在线仲裁程序 | 第26-27页 |
| 1. 在线仲裁的申请 | 第26页 |
| 2. 在线仲裁文书的提交与送达 | 第26页 |
| 3. 在线仲裁证据的收集与认证 | 第26-27页 |
| 4. 在线审理 | 第27页 |
| 5. 在线裁决 | 第27页 |
| (五) 在线仲裁的履行和执行 | 第27-29页 |
| 1. 信誉标记 | 第28页 |
| 2. 限制市场准入 | 第28-29页 |
| 3. 在线裁决执行基金 | 第29页 |
| (六) 在线仲裁的配套措施 | 第29-31页 |
| 1. 在线仲裁与法院之间的配合 | 第29-30页 |
| 2. 加强网络建设以及在线仲裁网站的管理 | 第30-31页 |
| 结语 | 第31-32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32-35页 |
| 致谢 | 第35-36页 |
| 附录 | 第3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