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页 |
| 1 绪论 | 第9-20页 |
| 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| 1.1.1 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要求 | 第9页 |
| 1.1.2 思想政治课更加关注学生成长的现实要求 | 第9-10页 |
| 1.1.3 思想政治课教学效果提高的必然要求 | 第10页 |
| 1.1.4 生活化程度较高的《经济生活》有利于与翻转课堂结合 | 第10页 |
| 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1.2.1 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课教育信息化程度 | 第10页 |
| 1.2.2 有利于深入把握翻转课堂的实质和运用方式 | 第10-11页 |
| 1.2.3 有利于提高《经济生活》教学针对性 | 第11页 |
| 1.3 研究综述 | 第11-18页 |
| 1.3.1 国外文献综述 | 第11-12页 |
| 1.3.2 国内文献综述 | 第12-16页 |
| 1.3.3 国内外实践范例研究 | 第16-18页 |
| 1.4 研究方法 | 第18-19页 |
| 1.5 创新与不足之处 | 第19-20页 |
| 2 翻转课堂概念及相关理论 | 第20-26页 |
| 2.1 翻转课堂的内涵 | 第20页 |
| 2.2 翻转课堂的特征 | 第20-22页 |
| 2.2.1 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 | 第21页 |
| 2.2.2 微课呈现教学内容 | 第21-22页 |
| 2.2.3 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| 第22页 |
| 2.2.4 适时转换的家校角色 | 第22页 |
| 2.3 翻转课堂教学理论基础 | 第22-23页 |
| 2.3.1 认知学习理论 | 第22-23页 |
| 2.3.2 掌握学习理论 | 第23页 |
| 2.3.3 最近发展区理论 | 第23页 |
| 2.4 翻转课堂的作用 | 第23-26页 |
| 2.4.1 擢升学生学业质量 | 第24页 |
| 2.4.2 增强学生学习动机 | 第24页 |
| 2.4.3 建构和谐师生关系 | 第24-26页 |
| 3 翻转课堂在《经济生活》运用中的可行性分析 | 第26-30页 |
| 3.1 翻转课堂在《经济生活》中运用的可能性 | 第26-27页 |
| 3.1.1 学科核心素养与《经济生活》教材理念的使然 | 第26页 |
| 3.1.2 学生分析解释经济现象的能力较高 | 第26-27页 |
| 3.1.3 学校给予信息技术的支持 | 第27页 |
| 3.2 翻转课堂在《经济生活》中运用的重要性 | 第27-30页 |
| 3.2.1 翻转课堂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需要 | 第27页 |
| 3.2.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引学生的要求 | 第27-28页 |
| 3.2.3 丰富学生经济常识储备的诉求 | 第28页 |
| 3.2.4 适应《经济生活》参与新高考的需求 | 第28-30页 |
| 4 翻转课堂在《经济生活》中的运用 | 第30-54页 |
| 4.1 翻转课堂在《经济生活》中的运用原则 | 第30-31页 |
| 4.1.1 经济知识逻辑与学生认知能力相适应 | 第30页 |
| 4.1.2 经济生活场景与学生经济合作探究相融合 | 第30-31页 |
| 4.1.3 翻转内容的选取与学生学情相结合 | 第31页 |
| 4.2 翻转课堂在《经济生活》中的运用措施 | 第31-44页 |
| 4.2.1 课前知识自学环节 | 第31-34页 |
| 4.2.2 课中知识内化环节 | 第34-42页 |
| 4.2.3 课后知识升华环节 | 第42页 |
| 4.2.4 翻转课堂学习效果评价 | 第42-44页 |
| 4.3 翻转课堂在《经济生活》的运用实例——“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”教学设计 | 第44-50页 |
| 4.4 翻转课堂在《经济生活》中的运用总结 | 第50-54页 |
| 4.4.1 翻转课堂在《经济生活》中的运用成效 | 第51页 |
| 4.4.2 翻转课堂在《经济生活》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| 第51-52页 |
| 4.4.3 翻转课堂在《经济生活》运用的应对措施 | 第52-54页 |
| 结语 | 第54-55页 |
| 附录A: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| 第55-5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6-59页 |
| 致谢 | 第5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