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化、科学、教育、体育论文--中等教育论文--各科教学法、教学参考书论文--政治论文

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及对策研究

中文摘要第5-6页
英文摘要第6-7页
1 绪论第11-18页
    1.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选题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研究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综述第12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国外研究综述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国内研究综述第14-16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方法第16-17页
    1.4 创新与不足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创新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不足第17-18页
2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概述第18-23页
    2.1 概念界定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公民与公民意识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公民意识教育与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公民意识教育与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关系第18-19页
    2.2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国家主人意识教育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国家归属意识教育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社会公德意识教育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权利义务意识教育第20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公民规则意识教育第20页
    2.3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特征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广泛性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特殊性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共时性第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实践性第21页
    2.4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第21-23页
3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23-27页
    3.1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向现代化转型的诉求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公民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第24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公民意识教育是高中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第24-25页
    3.2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可行性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目标导向性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具有师资优势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思想政治教材含有大量的公民意识教育内容第26-27页
4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现状及原因分析第27-35页
    4.1 调研结果第27-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高中生公民意识现状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公民意识教育现状第30-31页
    4.2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被忽视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存在偏差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公民意识教育的方法单一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活动不多第32-33页
    4.3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第3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社会消极文化的影响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教师自身综合素质的影响第34-35页
5 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的对策思考第35-43页
    5.1 打造公民意识教育校园平台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提高教师自身的公民素养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建立民主、对话式的师生交流模式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构建民主、和谐的校园文化第36页
    5.2 优化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素材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材中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第36-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吸收时事政治中公民意识教育的相关内容第39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合理利用身边的公民意识教育素材第39页
    5.3 改进课堂教学方法,提升公民意识教育效果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开放式教学,增强教学吸引力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案例分析法,增强教学生动性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角色体验法,唤醒公民意识第40-41页
    5.4 引入家长参与高中生公民意识教育第41页
    5.5 引导高中生参与实践活动,巩固公民意识教育效果第41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开展主题教育活动,培养公民意识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,体验公民角色第42-43页
结论第43-44页
参考文献第44-46页
附录第46-51页
致谢第51页

论文共51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SWAT模型气候与土地利用变化的产流产沙模拟研究--以龙溪河流域为例
下一篇:翻转课堂在高中政治课中的运用--以《经济生活》为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