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公路运输论文--汽车工程论文--汽车结构部件论文--转向系统论文--转向加力器论文

基于CarSim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仿真与硬件在环验证

致谢第7-8页
摘要第8-9页
ABSTRACT第9-10页
插图清单第14-17页
表格清单第17-18页
第一章 绪论第18-22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8-19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硬件在环仿真与CarSim软件在国内外的应用现状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EPS系统控制策略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20-21页
    1.3 课题来源及研究意义第21页
    1.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1-22页
第二章 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简介与动力学分析第22-29页
    2.1 EPS系统简介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EPS 系统的结构第22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EPS 系统的类型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EPS系统的工作原理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EPS系统的特点第24页
    2.2 EPS系统动力学分析第24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转向盘和转向柱第25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转矩传感器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助力电机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齿轮齿条机构第2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5 系统的状态空间表达式第27-28页
    2.3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第三章 EPS控制策略的研究第29-42页
    3.1 EPS系统要求达到的控制目标第29页
    3.2 所选车型参数第29-30页
    3.3 EPS系统的电机控制第30页
    3.4 EPS系统基本控制类型第30-32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助力控制和助力补偿控制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回正控制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阻尼控制第31-32页
    3.5 EPS系统助力特性第32-36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助力特性曲线设计要求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助力特性曲线类型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助力特性曲线的设计第34-36页
    3.6 PID助力控制第36-37页
    3.7 滑模变结构助力控制第37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滑模变结构控制原理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滑模变结构控制器的设计第39-40页
    3.8 回正控制策略的设计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3.8.1 回正控制的实现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3.8.2 控制模式的判断第40-41页
    3.9 本章小结第41-42页
第四章 EPS系统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分析第42-50页
    4.1 机械转向系和电机模型的建立第42-44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机械转向系统模型第42-4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直流电机模型第43-44页
    4.2 EPS系统控制器模型的建立第44-46页
    4.3 EPS系统控制仿真主要参数第46-47页
    4.4 EPS系统仿真分析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EPS系统常用评价指标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有无EPS系统的控制效果对比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转向轻便性仿真结果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4.4.4 回正控制第48-49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49-50页
第五章 基于CarSim的EPS系统联合仿真第50-64页
    5.1 CarSim软件简介第50-52页
    5.2 EPS系统联合仿真原理第52-54页
    5.3 EPS系统联合仿真的创建第54-56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整车模型的设置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车辆外部环境和运行工况设置第5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CarSim输入输出设置第55-56页
    5.4 仿真结果分析与对比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有无EPS系统效果对比第56-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转向轻便性第57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回正控制第57-58页
    5.5 EPS控制策略的联合仿真第58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5.1 助力控制策略的联合仿真第58-61页
        5.5.2 回正控制策略的联合仿真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5.3 仿真结果与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5.6 本章小结第63-64页
第六章 EPS系统硬件在环试验研究第64-77页
    6.1 LabVIEW实时仿真第64-66页
        6.1.1 实时操作系统简介与实时平台的选择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6.1.2 LabVIEW实时模块简介第65-66页
    6.2 硬件在环概述第66-67页
    6.3 硬件在环方案第67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LabVIEW RT和CarSim联合步骤第68-7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机械硬件方案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6.3.3 转角信号采集模块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6.3.4 方向盘转矩信号采集模块第71-72页
        6.3.5 负载机构第72-74页
        6.3.6 整车信号发送模块第74页
    6.4 硬件在环试验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4.1 转向轻便性试验第74-75页
        6.4.2 回正性试验第75-76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76-77页
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第77-79页
参考文献第79-82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可测上升流的三维海流传感器信号采集系统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量子框架的六自由度机器人控制系统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