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--化学论文--物理化学(理论化学)、化学物理学论文

滑动弧等离子体中钛酸异丙酯氧化一步合成纳米晶TiO2光催化剂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目录第9-12页
TABLE OF CONTENTS第12-15页
图目录第15-18页
表目录第18-19页
主要符号表第19-20页
1 绪论第20-38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20页
    1.2 纳米TiO_2的性质第20-24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TiO_2的晶体结构与性质第20-2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纳米TiO_2的性能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纳米TiO_2的光催化原理第23-24页
    1.3 纳米TiO_2的制备方法第24-30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液相法第24-26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气相法第26-30页
    1.4 滑动弧等离子体第30-35页
    1.5 纳米TiO_2的掺杂改性第35-36页
        1.5.1 金属元素掺杂第35页
        1.5.2 非金属元素掺杂第35-36页
    1.6 本文主要研究思路与内容第36-38页
2 实验装置和实验方法第38-49页
    2.1 纳米TiO_2的滑动弧等离子体合成装置第38-41页
    2.2 放电条件参数测定和样品制备条件第41-43页
    2.3 表征方法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X射线衍射(XRD)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物理吸附第43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透射电子显微镜(TEM)和高分辨电子显微镜(HRTEM)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(UV-Vis)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5 X射线光电子能谱(XPS)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(FTIR)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7 元素分析仪第44页
        2.3.8 热重分析仪(TG)第44页
    2.4 光催化活性评价第44-4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甲基蓝溶液浓度与吸光度标准关系曲线绘制第44-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紫外光催化实验第4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可见光催化实验第46-47页
    2.5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实验试剂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实验仪器第48-49页
3 滑动弧放电空气等离子体一步合成纳米晶TiO_2第49-70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49页
    3.2 放电电压和电流波形第49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放电功率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旋转气体流量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3.3 滑动弧空气等离子体中合成纳米TiO_2的晶相组成第51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放电功率的影响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旋转气流量的影响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能量密度的影响第53页
    3.4 滑动弧空气等离子体中合成纳米TiO_2的晶化度第53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放电功率的影响第53-55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旋转气流量的影响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3.4.3 能量密度的影响第56页
    3.5 滑动弧空气等离子体中合成纳米TiO_2的形貌、比表面积和粒径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放电功率的影响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旋转气流量的影响第59-61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能量密度的影响第61-62页
    3.6 滑动弧空气等离子体中合成纳米TiO_2的化学组成和价态第62-63页
    3.7 滑动弧空气等离子体中合成纳米TiO_2的紫外光催化活性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3.7.1 甲基蓝暗吸附测试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3.7.2 放电功率的影响第64页
        3.7.3 旋转气流量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3.7.4 能量密度的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 3.8 滑动弧空气等离子体合成纳米TiO_2机制的初步探讨第66-69页
    3.9 本章小结第69-70页
4 滑动弧放电空气等离子体合成的纳米TiO_2的热处理第70-84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70页
    4.2 样品制备第70-71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滑动弧等离子体制备的纳米TiO_2与热处理样品第70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无定形TiO_2纳米粉体的制备与热处理第70-71页
    4.3 结果与讨论第71-83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焙烧温度对晶相组成的影响第71-74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焙烧温度对晶粒粒径的影响第74-7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焙烧温度对比表面积(SBET)的影响第76-7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4 晶相组成对紫外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第78-83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83-84页
5 滑动弧等离子体制备碳掺杂的纳米氧化钛可见光催化剂第84-106页
    5.1 前言第84页
    5.2 碳掺杂TiO_2纳米粉体的制备第84-86页
    5.3 碳掺杂TiO_2粉体表征第86-9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晶相组成和晶粒粒径第86-88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颗粒形貌和微结构第88-8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比表面积第89-90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碳掺杂TiO_2的化学价态和化学组成第90-94页
        5.3.5 碳掺杂量的测定第94-95页
        5.3.6 碳掺杂TiO_2的禁带宽度第95-98页
    5.4 碳掺杂TiO_2对亚甲基蓝的吸附和光催化活性测试第98-104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甲基蓝的吸附量测试第98-99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可见光催化活性测试第99-102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紫外光催化活性测试第102-104页
    5.5 本章小结第104-106页
6 结论与展望第106-109页
    6.1 结论第106-108页
    6.2 创新点第108页
    6.3 展望第108-109页
参考文献第109-121页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第121页
作者简介第121-122页
致谢第122页

论文共12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解随机互补问题的CVaR-SP模型与DRO模型
下一篇:石墨烯的多尺度组装及其性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