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交通运输论文--铁路运输论文--车辆工程论文--一般性问题论文--车体构造及设备论文

机车车辆螺栓联结构可靠性分析

致谢第5-6页
摘要第6-7页
ABSTRACT第7页
1 引言第11-17页
    1.1 疲劳研究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1.2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2-13页
    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-15页
    1.4 研究内容第15-17页
2 螺栓联接结构建模第17-29页
    2.1 建模软件简介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SolidWorks三维设计软件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Hypermesh有限元软件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ANSYS有限元软件第17-18页
    2.2 三维模型的建立与简化第18-19页
    2.3 模型离散化第19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预紧区及螺栓的网格划分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整体结构的网格第19-20页
    2.4 施加预紧力第20-21页
    2.5 非线性接触算法及参数的设置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5.1 接触算法及实常数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5.2 接触单元选项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5.3 FKN的选取第24-26页
    2.6 MPC接触算法及参数的设置第26页
    2.7 接触算法的对比与选择第26-28页
    2.8 本章小结第28-29页
3 螺栓联接结构应力分析第29-47页
    3.1 不同工况下螺栓联接结构应力响应第29-31页
    3.2 横向载荷作用下螺栓联接结构的应力分布状态第31-34页
    3.3 预紧区应力推断第34-4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预紧区的应力传递关系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预紧力对于应力传递关系的影响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不同方向载荷对于应力传递关系的影响第39-40页
    3.4 螺栓联接结构的动态特性第40-43页
        3.4.1 模态分析基础理论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3.4.2 模态分析结果第41-43页
    3.5 螺栓联接结构的谐响应分析第43-45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谐响应分析基础理论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谐响应分析结果第44-45页
    3.7 本章小结第45-47页
4 螺栓联接结构的可靠性评价第47-61页
    4.1 数据采集及处理第47-5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数据采集系统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雨流计数法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数据处理方法第49-51页
    4.2 预紧区应力推断第51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螺栓连接布片方案第51-5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实测信号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预紧区应力推断第53-56页
    4.3 结构的可靠性评价第56-5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Miner线性累计损伤法则第56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预紧区的S-N曲线第56-58页
        4.3.3 结构的疲劳评估第58-59页
    4.4 本章小结第59-61页
5 高度阀板结构改进第61-67页
    5.1 单边加强筋的改进方式第61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改进结构的静力学分析第61-6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改进结构的模态分析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改进结构的谐响应分析第63页
    5.2 槽型结构的改进方式第63-6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改进结构的静力学分析第64-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改进结构的模态分析第6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改进结构的谐响应分析第65-66页
    5.3 本章小结第66-67页
6 螺栓联接结构改进动态分析第67-81页
    6.1 论推导第67-68页
    6.2 谐响应计算第68-71页
    6.3 实测数据分析第71-78页
        6.3.1 模拟加载第71-76页
        6.3.2 线路实测第76-78页
    6.4 预紧区应力推断第78-79页
    6.5 本章小结第79-81页
7 结论与展望第81-83页
    7.1 结论第81-82页
    7.2 展望第82-83页
参考文献第83-85页
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85-89页
学位论文数据集第89页

论文共8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云环境下基于多目标粒子群的工作流调度算法研究
下一篇:面向家庭的无线移动视频监护系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