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4-6页 |
摘要 | 第6-7页 |
Abstract | 第7-8页 |
目录 | 第9-14页 |
图目录 | 第14-15页 |
表目录 | 第15-17页 |
1. 绪论 | 第17-33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7-21页 |
1.1.1 联盟是战略管理的重要议题 | 第17-18页 |
1.1.2 联盟内部管理研究受到关注 | 第18-19页 |
1.1.3 联盟组织结构研究需要丰富 | 第19-21页 |
1.2 问题提出 | 第21-24页 |
1.2.1 现有研究的不足 | 第21-22页 |
1.2.2 本文拟解决的研究问题 | 第22-24页 |
1.3 研究意义 | 第24-26页 |
1.3.1 理论意义 | 第24-25页 |
1.3.2 现实意义 | 第25-26页 |
1.4 研究方法与内容 | 第26-30页 |
1.4.1 研究方法 | 第26-27页 |
1.4.2 技术路线 | 第27-28页 |
1.4.3 章节安排 | 第28-30页 |
1.5 可能的创新点 | 第30-33页 |
1.5.1 提出联盟组织结构评价量表 | 第30-31页 |
1.5.2 构建“联盟资源-组织结构-联盟绩效”概念模型 | 第31页 |
1.5.3 拓展组织理论应用范围 | 第31-33页 |
2. 文献综述 | 第33-59页 |
2.1 关键概念界定 | 第33-39页 |
2.1.1 战略联盟 | 第33-37页 |
2.1.2 联盟组织结构 | 第37-39页 |
2.2 战略联盟管理理论综述 | 第39-49页 |
2.2.1 战略联盟理论基础 | 第39-42页 |
2.2.2 战略联盟管理要素研究 | 第42-45页 |
2.2.3 战略联盟管理结构研究 | 第45-49页 |
2.3 组织设计理论综述 | 第49-56页 |
2.3.1 组织理论演进 | 第49-51页 |
2.3.2 组织结构构成维度研究 | 第51-52页 |
2.3.3 组织结构设计权变因素研究 | 第52-54页 |
2.3.4 联盟资源与组织结构关系研究 | 第54-55页 |
2.3.5 组织结构对绩效的影响研究 | 第55-56页 |
2.4 研究评述 | 第56-59页 |
2.4.1 以往研究的主要成果 | 第56-57页 |
2.4.2 尚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| 第57-59页 |
3. 探索性案例研究 | 第59-83页 |
3.1 案例研究设计 | 第59-63页 |
3.1.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| 第59-60页 |
3.1.2 研究问题界定 | 第60页 |
3.1.3 案例选择 | 第60-62页 |
3.1.4 案例资料来源 | 第62页 |
3.1.5 案例数据分析 | 第62-63页 |
3.2 嵊州领带物流联盟 | 第63-67页 |
3.2.1 物流联盟背景介绍 | 第63页 |
3.2.2 物流联盟投入资源 | 第63-64页 |
3.2.3 物流联盟组织结构概况 | 第64-65页 |
3.2.4 物流联盟运行效果 | 第65页 |
3.2.5 案例总结 | 第65-67页 |
3.3 科大讯飞产学研联盟 | 第67-71页 |
3.3.1 产学研联盟背景介绍 | 第67-68页 |
3.3.2 产学研联盟投入资源 | 第68页 |
3.3.3 产学研联盟组织结构概况 | 第68页 |
3.3.4 产学研联盟运行效果 | 第68-69页 |
3.3.5 案例总结 | 第69-71页 |
3.4 TD-SCDMA技术标准联盟 | 第71-76页 |
3.4.1 技术标准联盟背景介绍 | 第71-72页 |
3.4.2 技术标准联盟投入资源 | 第72-73页 |
3.4.3 技术标准联盟组织结构概况 | 第73页 |
3.4.4 技术标准联盟运行效果 | 第73-74页 |
3.4.5 案例总结 | 第74-76页 |
3.5 案例间分析 | 第76-83页 |
3.5.1 案例间对比分析 | 第76-81页 |
3.5.2 案例分析结论 | 第81-83页 |
4. 概念模型 | 第83-91页 |
4.1 概念模型的提出 | 第83-85页 |
4.2 研究假设的提出 | 第85-89页 |
4.2.1 联盟资源特征与联盟组织结构的关系 | 第85-87页 |
4.2.2 环境动荡性在联盟资源与组织结构选择中的调节作用 | 第87-88页 |
4.2.3 联盟组织结构在联盟资源与联盟绩效关系中的中介作用 | 第88-89页 |
4.3 概念模型与假设汇总 | 第89-91页 |
5. 实证研究设计 | 第91-111页 |
5.1 问卷设计思路 | 第91-92页 |
5.2 变量测量 | 第92-99页 |
5.2.1 联盟资源特征 | 第92-93页 |
5.2.2 联盟组织结构 | 第93-94页 |
5.2.3 联盟绩效 | 第94-95页 |
5.2.4 环境动荡性 | 第95页 |
5.2.5 控制变量 | 第95-97页 |
5.2.6 量表汇总 | 第97-99页 |
5.3 预调研与问卷修改 | 第99-107页 |
5.3.1 问卷发放 | 第100页 |
5.3.2 信度分析 | 第100-102页 |
5.3.3 效度分析 | 第102-107页 |
5.3.4 反馈建议 | 第107页 |
5.4 正式调研与样本基本情况 | 第107-111页 |
5.4.1 问卷发放与回收 | 第107-109页 |
5.4.2 样本描述性统计 | 第109-111页 |
6. 统计检验 | 第111-149页 |
6.1 信度分析 | 第111-113页 |
6.2 效度分析 | 第113-120页 |
6.2.1 联盟资源的效度分析 | 第113-115页 |
6.2.2 联盟组织结构的效度分析 | 第115-117页 |
6.2.3 联盟环境动荡性的效度分析 | 第117-118页 |
6.2.4 联盟绩效的效度分析 | 第118-120页 |
6.3 共同方法变异检验 | 第120-121页 |
6.4 回归分析 | 第121-133页 |
6.4.1 相关分析 | 第121-125页 |
6.4.2 三大基本问题检验方法 | 第125页 |
6.4.3 环境动荡性调节作用分析 | 第125-133页 |
6.5 结构方程建模 | 第133-145页 |
6.5.1 结构方程建模方法概述 | 第133-134页 |
6.5.2 样本容量与分布 | 第134-135页 |
6.5.3 初始模型构建 | 第135-141页 |
6.5.4 中介作用模型拟合与修正 | 第141-143页 |
6.5.5 Sobel检验 | 第143-144页 |
6.5.6 中介效应汇总分析 | 第144-145页 |
6.6 小结 | 第145-149页 |
7. 结果讨论 | 第149-169页 |
7.1 研究结果讨论 | 第149-162页 |
7.1.1 联盟资源特征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| 第149-152页 |
7.1.2 联盟环境动荡性的调节作用 | 第152-153页 |
7.1.3 联盟组织结构的中介作用 | 第153-155页 |
7.1.4 研究结果汇总 | 第155页 |
7.1.5 研究结果升华 | 第155-162页 |
7.2 研究成果 | 第162-165页 |
7.2.1 理论贡献 | 第162-165页 |
7.2.2 实践启发 | 第165页 |
7.3 研究不足与展望 | 第165-169页 |
7.3.1 研究不足 | 第165-167页 |
7.3.2 未来展望 | 第167-1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69-183页 |
附录1 预调研问卷 | 第183-187页 |
附录2 正式调研间卷 | 第187-191页 |
附录3 调研企业名单 | 第191-199页 |
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| 第1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