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引言 | 第10页 |
1.2 本文研究背景 | 第10-14页 |
1.2.1 民航飞行安全日益稳定,空防威胁日益突出 | 第11-12页 |
1.2.2 空防安全事故不断发生,全球空防安全形势严峻 | 第12页 |
1.2.3 我国空防安全面临新的挑战 | 第12-13页 |
1.2.4 新疆地区面临新一轮恐怖主义威胁 | 第13-14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4-15页 |
1.4 本文的研究意义 | 第15-17页 |
1.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机场空防安全评价理论基础 | 第18-26页 |
2.1 空防安全的概念 | 第18-19页 |
2.1.1 空防安全的定义 | 第18-19页 |
2.1.2 机场空防安全工作的内容 | 第19页 |
2.2 安全评价方法说明 | 第19-24页 |
2.2.1 层次分析法 | 第20页 |
2.2.2 模糊评价方法 | 第20-21页 |
2.2.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| 第21页 |
2.2.4 人工神经网络 | 第21-22页 |
2.2.5 熵权法 | 第22-23页 |
2.2.6 权重计算方法比较 | 第23-24页 |
2.3 安全评价方法的确定 | 第24-26页 |
第三章 组合权重法 | 第26-38页 |
3.1 组合权重法简介 | 第26-27页 |
3.2 层次分析法研究 | 第27-32页 |
3.2.1 层次分析法基本原理 | 第27页 |
3.2.2 层次分析法赋权步骤 | 第27-32页 |
3.3 熵权法理论 | 第32-35页 |
3.3.1 熵的概念 | 第32页 |
3.3.2 熵权法的基本思路 | 第32-33页 |
3.3.3 基于熵权法的安全评价计算步骤 | 第33-35页 |
3.4 计算结果的乘法归一化 | 第35页 |
3.5 计算结果的秩相关系数检验 | 第35-36页 |
3.5.1 秩相关系数原理 | 第35页 |
3.5.2 秩相关系数计算步骤 | 第35-36页 |
3.6 组合权重法计算流程 | 第36-38页 |
第四章 机场空防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| 第38-62页 |
4.1 评价体系构建准备工作 | 第38页 |
4.2 机场空防安全评价思路 | 第38-39页 |
4.3 评价体系设计原则和构建依据 | 第39-41页 |
4.3.1 评价体系设计原则 | 第39-41页 |
4.3.2 体系构建依据 | 第41页 |
4.4 空防安全评价模型的建立 | 第41-45页 |
4.4.1 MMEM系统理论 | 第41-42页 |
4.4.2 指标初选 | 第42-43页 |
4.4.3 指标筛选 | 第43-45页 |
4.5 指标意义及评分标准说明 | 第45-56页 |
4.5.1 人员因素 | 第45-48页 |
4.5.2 设备因素 | 第48-50页 |
4.5.3 环境因素 | 第50-52页 |
4.5.4 管理因素 | 第52-56页 |
4.6 评价指标权值计算 | 第56-60页 |
4.6.1 构造判断矩阵 | 第56-57页 |
4.6.2 权值计算 | 第57-60页 |
4.6.3 计算结果的检验 | 第60页 |
4.7 指标评分 | 第60-62页 |
第五章 新疆机场集团空防安全评价应用 | 第62-75页 |
5.1 指标权重计算 | 第62-68页 |
5.1.1 判断矩阵的构造和计算 | 第62-64页 |
5.1.2 模型指标合成 | 第64-65页 |
5.1.3 最终指标计算 | 第65-67页 |
5.1.4 计算结果检验 | 第67-68页 |
5.2 指标评分 | 第68-70页 |
5.3 评价结果分析 | 第70-73页 |
5.3.1 准则层结果分析 | 第70-72页 |
5.3.2 目标层结果分析 | 第72-73页 |
5.4 安全建议与措施 | 第73-75页 |
第六章 结论 | 第75-76页 |
致谢 | 第76-7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7-80页 |
附录一 “空防安全评价指标”调查问卷 | 第80-83页 |
附录二 “空防安全指标评分”调查问卷 | 第83-89页 |
作者简介 | 第8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