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24页 |
1.1 课题的来源 | 第8-9页 |
1.1.1 金属有机化学 | 第8页 |
1.1.2 催化化学 | 第8页 |
1.1.3 金属有机催化剂 | 第8-9页 |
1.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| 第10-22页 |
1.3.1 Ru催化含有导向基团的C-H键活化反应 | 第10-16页 |
1.3.2 Ru催化氢化反应及脱氢偶联反应 | 第16-21页 |
1.3.3 文献综述简析 | 第21-22页 |
1.4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实验材料及分析方法 | 第24-29页 |
2.1 实验药品与试剂 | 第24-26页 |
2.2 实验仪器 | 第26-27页 |
2.3 表征方法 | 第27-29页 |
第3章 Ru源化合物的合成 | 第29-33页 |
3.1 引言 | 第29页 |
3.2 Ru源化合物的制备 | 第29-31页 |
3.2.1 Ru_3(CO)_(12)的合成 | 第29页 |
3.2.2 RuCl_2(PPh_3)_3 的合成 | 第29-30页 |
3.2.3 Ru(H)(Cl)(CO) (PPh_3)_3 的合成 | 第30页 |
3.2.4 [Ru~I-Ru~I] [BF_4]_2 的合成 | 第30-31页 |
3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1-32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Ru_3(CO)_(12)与茚衍生物的反应性研究(sp~3 C-H键活化) | 第33-42页 |
4.1 引言 | 第33页 |
4.2 实验部分 | 第33-37页 |
4.3 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1页 |
4.3.1 化合物的核磁红外及物理性质 | 第37-39页 |
4.3.2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及数据 | 第39-40页 |
4.3.3 讨论 | 第40-41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5章 PN两齿配合物的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 | 第42-56页 |
5.1 引言 | 第42页 |
5.2 PN两齿配合物的合成 | 第42-44页 |
5.3 催化性能研究 | 第44-50页 |
5.3.1 反应条件优化 | 第44-48页 |
5.3.2 反应机理推断实验 | 第48-50页 |
5.4 结果与讨论 | 第50-55页 |
5.4.1 化合物的核磁红外及物理性质 | 第50页 |
5.4.2 化合物的晶体结构及数据 | 第50-53页 |
5.4.3 反应机理推断 | 第53-55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结论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65页 |
附录 | 第65-8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85-87页 |
致谢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