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6页 |
Abstract | 第6-7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4页 |
1.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辐射损伤机制及防护剂的研究进展 | 第12-14页 |
1.2.1 辐射造成机体损伤的机制 | 第12-13页 |
1.2.2 辐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 | 第13-14页 |
1.3 多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14-21页 |
1.3.1 多糖的构效关系 | 第14-15页 |
1.3.2 多糖的生物活性 | 第15-16页 |
1.3.3 多糖的提取 | 第16-17页 |
1.3.4 多糖的初步分离 | 第17-18页 |
1.3.5 多糖的分级纯化 | 第18页 |
1.3.6 多糖的硫酸化修饰 | 第18-20页 |
1.3.7 多糖的辐射防护机制 | 第20-21页 |
1.4 黑木耳多糖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| 第21-22页 |
1.4.1 黑木耳多糖概述 | 第21-22页 |
1.4.2 黑木耳多糖的化学修饰 | 第22页 |
1.5 主要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第2章 材料与方法 | 第24-38页 |
2.1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 | 第24-25页 |
2.1.1 实验原料 | 第24页 |
2.1.2 实验动物 | 第24页 |
2.1.3 实验试剂与药品 | 第24-25页 |
2.1.4 实验仪器与设备 | 第25页 |
2.2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片段的筛选 | 第25-29页 |
2.2.1 多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| 第25-26页 |
2.2.2 原料预处理 | 第26页 |
2.2.3 黑木耳多糖提取工艺优化 | 第26-27页 |
2.2.4 高压均质多糖(HAAP)的分子量及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 | 第27-29页 |
2.2.5 高压均质多糖(HAAP)的分级及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| 第29页 |
2.3 黑木耳多糖的硫酸化修饰及结构表征 | 第29-33页 |
2.3.1 取代度的测定方法 | 第29-30页 |
2.3.2 浓硫酸法修饰黑木耳多糖工艺的优化 | 第30-31页 |
2.3.3 硫酸化黑木耳多糖(SHAAP)的结构表征 | 第31-33页 |
2.4 黑木耳多糖生理功能的研究 | 第33-37页 |
2.4.1 实验动物分组及饲养 | 第33页 |
2.4.2 辐射模型建立 | 第33页 |
2.4.3 小鼠体重变化 | 第33页 |
2.4.4 小鼠免疫指标测定 | 第33-34页 |
2.4.5 小鼠体内氧化应激指标测定 | 第34-36页 |
2.4.6 小鼠遗传毒性研究 | 第36-37页 |
2.5 实验数据处理 | 第37-38页 |
第3章 黑木耳多糖的提取及抗氧化片段的筛选 | 第38-57页 |
3.1 高压均质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工艺及优化 | 第38-44页 |
3.1.1 高压均质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单因素分析 | 第38-40页 |
3.1.2 响应面优化高压均质法提取黑木耳多糖的工艺参数 | 第40-44页 |
3.2 黑木耳多糖的分子量测定及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| 第44-51页 |
3.2.1 黑木耳多糖粘均分子量分析 | 第44-45页 |
3.2.2 黑木耳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| 第45-51页 |
3.3 黑木耳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 | 第51-52页 |
3.3.1 多糖得率的比较 | 第51页 |
3.3.2 多糖抗氧化能力的比较 | 第51-52页 |
3.4 黑木耳分级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 | 第52-56页 |
3.4.1 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 | 第52-53页 |
3.4.2 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| 第53-54页 |
3.4.3 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 | 第54-55页 |
3.4.4 总还原力 | 第55-56页 |
3.5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4章 黑木耳多糖的硫酸化修饰及结构表征 | 第57-70页 |
4.1 浓硫酸法修饰黑木耳多糖的工艺及优化 | 第57-63页 |
4.1.1 浓硫酸法修饰黑木耳多糖的单因素分析 | 第57-59页 |
4.1.2 响应面优化浓硫酸法修饰黑木耳多糖的工艺参数 | 第59-63页 |
4.2 黑木耳多糖取代度与抗氧化性拟合 | 第63页 |
4.3 SHAAP的结构表征 | 第63-69页 |
4.3.1 红外光谱分析 | 第63-64页 |
4.3.2 紫外光谱分析 | 第64-65页 |
4.3.3 螺旋结构分析 | 第65-66页 |
4.3.4 分子量测定 | 第66页 |
4.3.5 单糖组成分析 | 第66-67页 |
4.3.6 高碘酸氧化 | 第67-68页 |
4.3.7 Smith降解 | 第68-69页 |
4.4 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5章 SHAAP对辐射诱导小鼠氧化损伤的防护研究 | 第70-89页 |
5.1 SHAAP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5.1.1 SHAAP对雌性小鼠体重的影响 | 第70-71页 |
5.1.2 SHAAP对雄性小鼠体重的影响 | 第71页 |
5.2 SHAAP对小鼠免疫指标的影响 | 第71-77页 |
5.2.1 SHAAP对小鼠器官指数的影响 | 第72-74页 |
5.2.2 SHAAP对小鼠单核细胞吞噬能力的影响 | 第74-76页 |
5.2.3 SHAAP对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 | 第76-77页 |
5.3 SHAAP对小鼠体内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| 第77-84页 |
5.3.1 SHAAP对小鼠血清中SOD活性的影响 | 第77-79页 |
5.3.2 SHAAP对小鼠血清中CAT活性的影响 | 第79-81页 |
5.3.3 SHAAP对小鼠血清中GSH含量的影响 | 第81-83页 |
5.3.4 SHAAP对小鼠血清中MDA含量的影响 | 第83-84页 |
5.4 SHAAP对小鼠遗传毒性的影响 | 第84-88页 |
5.4.1 SHAAP对小鼠骨髓微核率的影响 | 第84-86页 |
5.4.2 SHAAP对小鼠骨髓细胞DNA含量的影响 | 第86-88页 |
5.5 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结论 | 第89-9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90-99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| 第99-101页 |
致谢 | 第10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