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页 |
1 绪论 | 第7-12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7页 |
1.2 目前研究状况与不足 | 第7-8页 |
1.3 研究目标、内容、技术路线 | 第8-10页 |
1.3.1 研究目标 | 第8页 |
1.3.2 研究内容 | 第8-9页 |
1.3.3 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9-10页 |
1.4 创新之处与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| 第10-12页 |
1.4.1 创新之处 | 第10页 |
1.4.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: | 第10-12页 |
2 张叔平艺术生平概述 | 第12-16页 |
2.1 张叔平的艺术历程 | 第12-15页 |
2.1.1 迷影少年 | 第12-13页 |
2.1.2 美术指导的诞生记—早期与谭家明、徐克、区丁平、关锦鹏等导演的合作 | 第13-14页 |
2.1.3 王家卫作者电影背后的金手指—张叔平的美指风格 | 第14-15页 |
2.2 跨界美设 | 第15-16页 |
3 张叔平电影美术的风格特征 | 第16-27页 |
3.1 视觉情感的色彩表达 | 第17-20页 |
3.1.1 大块单色调色彩的运用。 | 第17-19页 |
3.1.2 取蓝舍白色彩的运用 | 第19页 |
3.1.3 朴素写实的色彩风格 | 第19-20页 |
3.2 服饰的特色 | 第20-23页 |
3.2.1 特色衣衫 | 第21页 |
3.2.2 制服的诱惑 | 第21-22页 |
3.2.3 格仔恤衫的情怀 | 第22页 |
3.2.4 异常美丽的旗袍 | 第22-23页 |
3.3 年代的把控力 | 第23-27页 |
3.3.1 大量的怀旧符号展示年代特色 | 第23-24页 |
3.3.2 布景和服饰展示年代特色 | 第24-27页 |
4 不同时期主要作品分析 | 第27-35页 |
4.1 色彩先行—谭家明《爱杀》 | 第27-28页 |
4.2 武侠的极致——徐克《新龙门客栈》 | 第28页 |
4.3 武林人物的爱恨情仇—《东邪西毒》 | 第28-29页 |
4.4 黑与白的水墨画卷——《一代宗师》 | 第29-32页 |
4.5 如花朵一般的旗袍--《花样年华》 | 第32-35页 |
5 与大陆电影导演合作的作品分析 | 第35-45页 |
5.1 与第五代导演的合作作品 | 第35-37页 |
5.1.1 与陈凯歌合作《风月》 | 第35页 |
5.1.2 与张艺谋合作《金陵十三钗》 | 第35-37页 |
5.2 与第六代导演姜文合作 | 第37-44页 |
5.2.1 戏剧化影视风格下的年代掌控力--《让子弹飞》 | 第37-41页 |
5.2.2 北洋版“三言二拍”——《一步之遥》 | 第41-44页 |
5.3 香港电影美术“北上”效应分析 | 第44-45页 |
6 结语 | 第45-46页 |
致谢 | 第46-4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7-49页 |
附录 | 第49-50页 |
A. 张叔平作品 | 第49-50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50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