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九世纪架上油画的女性形象研究
中文摘要 | 第3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5页 |
1 绪论 | 第8-12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8-9页 |
1.2.1 国外研究 | 第8-9页 |
1.2.2 国内研究 | 第9页 |
1.2.3 研究资料 | 第9页 |
1.3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9-10页 |
1.3.1 研究目的 | 第9-10页 |
1.3.2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1.4 研究方法和内容 | 第10-12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1.4.2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2 女性形象的诞生和演变 | 第12-26页 |
2.1 西方艺术史中女性形象的演变 | 第12-24页 |
2.1.1 现实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| 第12-20页 |
2.1.2 虚拟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| 第20-23页 |
2.1.3 私密生活中的女性形象 | 第23-24页 |
2.2 女性主义视野下的女性形象 | 第24-26页 |
3 十九世纪欧洲架上绘画的女性形象类型解读 | 第26-52页 |
3.1 美化的女性形象 | 第26-32页 |
3.1.1 人体与肌肤 | 第26-30页 |
3.1.2 服饰与姿态 | 第30-32页 |
3.2 情欲中的女性形象 | 第32-39页 |
3.2.1 爱情 | 第32-34页 |
3.2.2 情欲(性) | 第34-37页 |
3.2.3 婚姻 | 第37-39页 |
3.3 遭受苦难的女性形象 | 第39-43页 |
3.4 劳动朴素的女性形象 | 第43-45页 |
3.5 女性艺术家视野下的女性形象 | 第45-52页 |
3.5.1 母亲和孩子 | 第46-49页 |
3.5.2 自画像 | 第49-52页 |
4 女性形象的象征意义 | 第52-62页 |
4.1 象征理念 | 第52-55页 |
4.2 象征情欲 | 第55-59页 |
4.2.1 性 | 第56-58页 |
4.2.2 爱 | 第58-59页 |
4.3 象征精神 | 第59-62页 |
5 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影响和自身的实践探索 | 第62-68页 |
5.1 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的影响 | 第62-64页 |
5.2 自身的探索实践 | 第64-68页 |
6 总结 | 第68-70页 |
致谢 | 第70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4页 |
附录 | 第74页 |
A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74页 |
B.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