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轨道交通ATS系统中车站分机的研究与设计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1 绪论 | 第9-13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0-11页 |
1.3 论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 | 第11-13页 |
2 ATS车站分机结构设计 | 第13-20页 |
2.1 ATS系统结构 | 第13-15页 |
2.1.1 中心ATS系统结构 | 第13-14页 |
2.1.2 ATS车站分机(LATS)的系统结构 | 第14-15页 |
2.2 ATS车站分机主要功能分析 | 第15-19页 |
2.2.1 ATS的主要功能 | 第15-18页 |
2.2.2 ATS车站分机(LATS)的主要功能 | 第18-19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19-20页 |
3 ATS车站分机后备模式分析 | 第20-28页 |
3.1 CBTC后备模式的必要性 | 第20页 |
3.2 ATS控制模式 | 第20-22页 |
3.3 ATS车站分机后备模式工作机制 | 第22-23页 |
3.4 本地列车的追踪和监视 | 第23-24页 |
3.4.1 点式ATP模式 | 第23-24页 |
3.4.2 联锁模式 | 第24页 |
3.5 本地进路排列 | 第24-27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27-28页 |
4 ATS车站分机软件设计 | 第28-48页 |
4.1 系统开发环境 | 第28页 |
4.2 软件功能结构 | 第28-31页 |
4.2.1 三层软件结构 | 第28-29页 |
4.2.2 软件功能模块 | 第29-31页 |
4.3 软件数据结构设计 | 第31-35页 |
4.3.1 数据库 | 第31-32页 |
4.3.2 静态数据 | 第32-35页 |
4.3.3 动态数据 | 第35页 |
4.4 列车追踪与监视功能软件设计 | 第35-41页 |
4.4.1 车次窗和轨道的设计 | 第36-37页 |
4.4.2 车次号的生成和编辑 | 第37-39页 |
4.4.3 列车的自动追踪 | 第39-41页 |
4.5 列车进路排列功能软件设计 | 第41-44页 |
4.5.1 站场数据结构设计 | 第42-44页 |
4.5.2 列车进路办理 | 第44页 |
4.6 接口软件设计 | 第44-47页 |
4.6.1 LATS接口分析 | 第44-46页 |
4.6.2 Socket通讯简介 | 第46页 |
4.6.3 Socket通讯的实现 | 第46-47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47-48页 |
5 ATS车站分机功能安全分析及仿真 | 第48-57页 |
5.1 功能安全性分析 | 第48-54页 |
5.1.1 风险和安全 | 第48页 |
5.1.2 安全相关系统 | 第48-49页 |
5.1.3 功能安全分析方法 | 第49-50页 |
5.1.4 LATS功能需求 | 第50页 |
5.1.5 LATS基于FMEA的危害识别 | 第50-54页 |
5.2 主备/后备模式切换仿真 | 第54-56页 |
5.2.1 切换方式 | 第54页 |
5.2.2 切换仿真 | 第54-56页 |
5.3 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结论 | 第57-58页 |
致谢 | 第58-5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9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