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绪论 | 第9-11页 |
第一章 引言 | 第11-15页 |
1.1 尚德义先生简介 | 第11-13页 |
1.2 创作背景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《大漠之夜》的结构特点 | 第15-29页 |
2.1 作品的主要结构 | 第15-26页 |
2.1.1 引子 | 第15-18页 |
2.1.2 呈示段 | 第18-19页 |
2.1.3 展开段 | 第19-22页 |
2.1.4 间奏 | 第22-23页 |
2.1.5 再现段 | 第23-25页 |
2.1.6 尾声 | 第25-26页 |
2.2 作品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| 第26-29页 |
第三章 音乐作品调式、和声的特点 | 第29-35页 |
3.1 调式的特点 | 第29-32页 |
3.2 和声特点 | 第32-35页 |
第四章 音乐作品主题及主题发展的特点 | 第35-40页 |
4.1 主题的特点 | 第35-37页 |
4.1.1 呈示段主题的特点 | 第35-36页 |
4.1.2 展开段主题的特点 | 第36-37页 |
4.1.3 引子的主题特点 | 第37页 |
4.2 主题与作品内容的关系 | 第37-40页 |
4.2.1 呈示段主题与作品内容的关系 | 第38页 |
4.2.2 展开段主题与作品内容的关系 | 第38-40页 |
第五章 音乐作品的钢琴伴奏织体写法特点 | 第40-45页 |
5.1 钢琴伴奏织体的写作特点 | 第40-43页 |
5.1.1 引子中的钢琴织体特点 | 第40-41页 |
5.1.2 呈示段中钢琴织体的特点 | 第41-42页 |
5.1.3 展开段及连接段中的钢琴织体特点 | 第42-43页 |
5.1.4 尾声中钢琴伴奏的织体特点 | 第43页 |
5.2 钢琴伴奏织体与人声合唱部分的关系 | 第43-45页 |
第六章 《大漠之夜》的艺术魅力与情感表现 | 第45-51页 |
6.1 《大漠之夜》的艺术魅力 | 第45-47页 |
6.1.1《大漠之夜》创作手法写实且简练,寓意极其深刻 | 第45-46页 |
6.1.2《大漠之夜》创作构思巧妙,意境烘托鲜明 | 第46页 |
6.1.3《大漠之夜》创作手法中的前后照应 | 第46-47页 |
6.2 《大漠之夜》的情感表现 | 第47-51页 |
6.2.1《大漠之夜》情感表现中对悲壮感情的描绘 | 第47-48页 |
6.2.2 在表演中应掌控好《大漠之夜》的情感尺度 | 第48-49页 |
6.2.3《大漠之夜》中曲风和行腔的委婉与悲壮 | 第49页 |
6.2.4《大漠之夜》中应该如何通过演唱来表达其情感特点 | 第49-51页 |
第七章 结语 | 第51-5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3-57页 |
致谢 | 第57-5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