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电工技术论文--独立电源技术(直接发电)论文--光电池论文--太阳能电池论文

砷化镓聚光系统的构建及其太阳能电池温度的余热利用分析

摘要第4-6页
ABSTRACT第6-8页
符号说明第11-12页
第一章 绪论第12-22页
    1.1 我国的能源概况第12-14页
    1.2 低品位能源余热利用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有机朗肯循环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卡琳娜循环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温差发电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热声发电技术第16页
    1.3 光伏光热联用系统的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6-19页
    1.4 砷化镓电池的研究第19-20页
    1.5 课题方案的提出第20-21页
    1.6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1-22页
第二章 砷化镓聚光系统的构建第22-37页
    2.1 循环工质的选择第22-23页
    2.2 聚光系统第23-24页
    2.3 冷却系统第24-25页
    2.4 跟踪系统第25-3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太阳能跟踪装置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跟踪方式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太阳能跟踪的总体设计方案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光信号采集模块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5 电机驱动电路的设计第30-3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6 电路工作原理第34-36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三章 砷化镓聚光系统电池温度的余热利用分析第37-52页
    3.1 砷化镓聚光系统电池温度的余热利用的传热模型第37-44页
    3.2 传热模型的求解第44-46页
    3.3 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6-51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工质物性沿管长的变化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工质入口流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49-50页
        3.3.3 工质入口温度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50-51页
    3.4 本章小结第51-52页
第四章 砷化镓聚光系统电池温度余热利用的实验研究第52-66页
    4.1 实验系统简介与实验台架的搭建第53-57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方铜管的焊接与泄漏检查第54-55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铜管与铝基的粘合与固定第55-56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跟踪支架的制作第56-57页
    4.2 实验用仪器设备第57-61页
    4.3 实验步骤第61-62页
    4.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62-65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系统性能计算第62-63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结果分析第63-65页
    4.5 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工作展望第66-68页
    5.1 全文总结第66-67页
    5.2 工作展望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2页
致谢第72-73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第73页

论文共73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基于ANSYS的货柜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性能分析与优化研究
下一篇:基于EGR的国Ⅳ柴油机燃烧系统性能优化试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