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3页 |
一、研究背景与意义 | 第9-10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(二) 研究意义 | 第10页 |
二、研究的内容与框架结构 | 第10-11页 |
(一) 研究的内容 | 第10-11页 |
(二) 研究的框架结构 | 第11页 |
三、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| 第11-12页 |
(一) 研究的方法 | 第11-12页 |
(二) 研究的技术路线 | 第12页 |
四、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第二章 文献综述 | 第13-23页 |
一、创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回顾 | 第13-17页 |
(一) 创业意愿的内涵 | 第13页 |
(二) 创业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| 第13-15页 |
(三) 创业意愿的主要理论模型 | 第15-17页 |
二、创业教育研究回顾 | 第17-20页 |
(一) 中国创业教育发展现状 | 第17-18页 |
(二) 创业教育的内涵 | 第18-19页 |
(三) 国外创业教育发展趋势以及我国创业教育发展面临的问题 | 第19-20页 |
三、创业政策研究回顾 | 第20-23页 |
(一) 中国创业政策发展演变 | 第20-21页 |
(二) 创业政策的内涵 | 第21页 |
(三) 国内外创业政策研究现状 | 第21-23页 |
第三章 假设提出与理论模型构建 | 第23-28页 |
一、研究假设提出 | 第23-26页 |
(一) 创业教育、创业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研究 | 第23-24页 |
(二) 创业教育、创业政策对TPB变量影响研究 | 第24页 |
(三) TPB变量对创业意愿影响研究 | 第24-26页 |
(四) TPB变量中介作用分析 | 第26页 |
二、理论模型构建 | 第26-28页 |
第四章 问卷调查与实证分析 | 第28-43页 |
一、研究设计 | 第28-31页 |
(一) 样本情况介绍 | 第28-29页 |
(二) 问卷设计与变量操作化定义 | 第29-31页 |
二、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| 第31-35页 |
(一) 创业政策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32页 |
(二) 创业教育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32-33页 |
(三) TPB变量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33-34页 |
(四) 创业意愿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34-35页 |
三、个体特征变量的差异比较 | 第35-36页 |
(一) 性别差异比较 | 第35页 |
(二) 学历差异比较 | 第35-36页 |
(三) 专业差异比较 | 第36页 |
四、变量相关性检验 | 第36-37页 |
五、回归分析 | 第37-43页 |
(一) 创业政策、创业教育与创业意愿的关系检验 | 第37-38页 |
(二) 创业政策、创业教育与创业态度的关系检验 | 第38页 |
(三) 创业政策、创业教育与主观规范的关系检验 | 第38-39页 |
(四) 创业政策、创业教育与感知行为控制的关系检验 | 第39-40页 |
(五) TPB变量与创业意愿的关系检验 | 第40-41页 |
(六) TPB变量中介作用检验 | 第41-43页 |
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| 第43-47页 |
一、研究结论与启示 | 第43-45页 |
(一) 研究结论 | 第43-44页 |
(二) 研究启示 | 第44-45页 |
二、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| 第45-47页 |
(一) 研究局限 | 第45-46页 |
(二) 研究未来展望 | 第46-47页 |
附录: 大学生创业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| 第47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4页 |
致谢 | 第54-55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学术研究成果 | 第5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