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9页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1.2 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1.3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3-17页 |
1.3.1 施工监测技术发展现状 | 第13-14页 |
1.3.2 变形预测模型研究现状 | 第14-16页 |
1.3.3 变形预测过程存在的问题 | 第16-17页 |
1.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7-19页 |
1.4.1 研究内容 | 第17-18页 |
1.4.2 技术路线图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地铁车站监测数据的获取 | 第19-33页 |
2.1 地铁工程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 | 第19-23页 |
2.1.1 根据地铁开挖方式划分 | 第19-22页 |
2.1.2 根据施工位置划分 | 第22-23页 |
2.2 地铁工程各项目监测方法 | 第23-29页 |
2.2.1 空间位移监测 | 第23-27页 |
2.2.2 裂缝监控 | 第27页 |
2.2.3 土压力监测 | 第27-28页 |
2.2.4 地下水位监测 | 第28页 |
2.2.5 围护体系内力监测 | 第28-29页 |
2.3 观测频率、报警值及异常处理 | 第29-32页 |
2.3.1 观测频率 | 第29-30页 |
2.3.2 报警值 | 第30-32页 |
2.3.3 监测报警及异常情况下的监测措施 | 第32页 |
2.4 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第三章 地铁车站监测数据预处理 | 第33-42页 |
3.1 监测数据奇异值的检查与插补 | 第33-35页 |
3.1.1 监测系统中监测数据序列的奇异值检查 | 第33-34页 |
3.1.2 监测数据的插补 | 第34-35页 |
3.2 小波去噪用于数据处理 | 第35-39页 |
3.2.1 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| 第36-37页 |
3.2.2 Mallat算法 | 第37-38页 |
3.2.3 小波变换在变形分析中的应用 | 第38-39页 |
3.3 系统误差检验 | 第39-41页 |
3.3.1 U检验法 | 第39-40页 |
3.3.2 均方连差检验法 | 第40-41页 |
3.4 本章小结 | 第41-42页 |
第四章 地铁车站施工变形预测模型研究 | 第42-53页 |
4.1 地铁车站施工变形预测方法概述 | 第42-43页 |
4.1.1 曲线拟合类 | 第42页 |
4.1.2 地基参数反演法 | 第42-43页 |
4.1.3 系统分析类 | 第43页 |
4.2 常规曲线拟合法预测模型 | 第43-45页 |
4.3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 | 第45-50页 |
4.3.1 BP网络的基本原理 | 第46-47页 |
4.3.2 BP网络的学习算法 | 第47-48页 |
4.3.3 BP网络的优点及存在的问题 | 第48-50页 |
4.4 组合预测模型 | 第50-52页 |
4.4.1 叠加组合预测模型 | 第50-51页 |
4.4.2 曲线拟合法与BP算法线型组合模型 | 第51-52页 |
4.5 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五章 地铁车站施工变形预测实例 | 第53-79页 |
5.1 工程概况 | 第53-55页 |
5.1.1 工程位置及周边环境 | 第53-54页 |
5.1.2 工程地质及水文等地质条件 | 第54-55页 |
5.1.3 车站结构及施工工法 | 第55页 |
5.2 监测内容 | 第55-58页 |
5.2.1 监测范围 | 第55-56页 |
5.2.2 监测对象 | 第56页 |
5.2.3 现场监测方案及监测频率 | 第56-58页 |
5.2.4 监测报警值 | 第58页 |
5.3 监测数据预处理 | 第58-63页 |
5.3.1 监测数据粗差剔除与插补 | 第60-61页 |
5.3.2 监测数据小波去噪 | 第61-63页 |
5.3.3 监测数据系统误差处理 | 第63页 |
5.4 曲线拟合法对基坑沉降变形的预测 | 第63-67页 |
5.4.1 曲线拟合函数 | 第63-65页 |
5.4.2 拟合函数的预选 | 第65页 |
5.4.3 预处理后数据拟合分析 | 第65-66页 |
5.4.4 预测结果检验 | 第66-67页 |
5.5 BP神经网络模型对基坑沉降变形预测 | 第67-69页 |
5.5.1 基于MATLAB R2007b基坑沉降预测的程序实现 | 第67页 |
5.5.2 网络训练及结果分析 | 第67-69页 |
5.6 建立基坑沉降预测组合预测模型 | 第69-75页 |
5.6.1 已建立模型预测结果 | 第69页 |
5.6.2 组合模型建立 | 第69-75页 |
5.7 ABAQU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 | 第75-78页 |
5.7.1 模型的建立 | 第75-76页 |
5.7.2 计算结果与组合模型预测结果对比分析 | 第76-78页 |
5.8 本章小结 | 第78-79页 |
第六章 地铁基坑施工变形控制技术 | 第79-87页 |
6.1 基坑变形的“源头”控制措施 | 第79-82页 |
6.1.1 围护结构施工变形控制 | 第79-81页 |
6.1.2 基坑降水中的控制措施 | 第81-82页 |
6.2 基坑变形的传播途径的控制措施 | 第82页 |
6.3 提高周边环境抗变形能力控制措施 | 第82-83页 |
6.4 施工中的一些组织、管理方式 | 第83页 |
6.5 施工过程中采取的其它控制措施 | 第83-86页 |
6.5.1 基坑变形监测控制措施 | 第83-84页 |
6.5.2 基坑信息化施工控制措施 | 第84页 |
6.5.3 突发险情的控制措施 | 第84-85页 |
6.5.4 雨季施工控制措施 | 第85-86页 |
6.6 本章小结 | 第86-87页 |
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7-89页 |
7.1 主要结论 | 第87-88页 |
7.2 论文不足与展望 | 第88-8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9-92页 |
致谢 | 第92-93页 |
附录 | 第93-97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9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