液压挖掘机反铲工作装置动态仿真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9-17页 |
1.1 研究背景及意义 | 第9-10页 |
1.2 挖掘机国内外发展状况 | 第10-12页 |
1.2.1 国外发展状况 | 第10-11页 |
1.2.2 国内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1.3 国内外挖掘机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.1 国外研究情况 | 第12-14页 |
1.3.2 国内研究情况 | 第14-15页 |
1.4 研究内容和方法 | 第15-17页 |
第二章 基于ADAMS动力学、运动学仿真分析 | 第17-39页 |
2.1 挖掘机三维模型的建立 | 第17-18页 |
2.2 ADAMS三维建模软件介绍 | 第18页 |
2.3 ADAMS参数设置 | 第18-19页 |
2.4 ADAMS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19-21页 |
2.5 液压挖掘机运动学仿真 | 第21-25页 |
2.5.1 定义运动驱动 | 第21页 |
2.5.2 运动学仿真 | 第21-25页 |
2.6 液压挖掘机动力学仿真分析 | 第25-37页 |
2.6.1 外载荷计算 | 第25-28页 |
2.6.2 动力学仿真及结果分析 | 第28-37页 |
2.7 本章小结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液压挖掘机工作装置强度分析 | 第39-59页 |
3.1 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| 第39-45页 |
3.1.1 弹性力学问题的基本方程 | 第39-41页 |
3.1.2 薄板问题的基本方程 | 第41-45页 |
3.2 前处理 | 第45-47页 |
3.2.1 工作装置的网格划分 | 第45-46页 |
3.2.2 工作装置的边界条件和外载荷的施加 | 第46-47页 |
3.3 动臂强度分析 | 第47-52页 |
3.3.1 工况 1—最大深度挖掘位置 | 第47-48页 |
3.3.2 工况 2—最大弯矩挖掘位置 | 第48-50页 |
3.3.3 工况 3—最大半径挖掘位置 | 第50-52页 |
3.4 斗杆强度分析 | 第52-57页 |
3.4.1 工况 1—最大深度挖掘位置 | 第52-53页 |
3.4.2 工况 2—最大弯矩挖掘位置 | 第53-55页 |
3.4.3 工况 3—最大半径挖掘位置 | 第55-57页 |
3.5 结构改进优化 | 第57-58页 |
3.6 本章小结 | 第58-59页 |
第四章 液压系统模型建立及仿真 | 第59-80页 |
4.1 基本液压元件的数学模型 | 第59-63页 |
4.1.1 液压泵数学模型 | 第60页 |
4.1.2 换向阀的数学模型 | 第60-61页 |
4.1.3 液压缸的数学模型 | 第61-63页 |
4.2 液压系统模型的建立 | 第63-64页 |
4.3 基于机械库的工作装置建模 | 第64-66页 |
4.4 工作装置液压系统AMESim模型仿真分析 | 第66-74页 |
4.5 联合仿真模型的建立 | 第74-78页 |
4.5.1 联合仿真介绍 | 第74页 |
4.5.2 具体联合仿真的过程 | 第74-78页 |
4.5.3 运行仿真 | 第78页 |
4.6 联合仿真结果分析 | 第78-79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79-80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80-83页 |
5.1 结论 | 第80-82页 |
5.2 工作展望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
个人简历、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