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政治、法律论文--法律论文--国际法论文--国籍法论文--人权的国际保护论文

“保护的责任”与国际人权规范建构

中文摘要第7-9页
ABSTRACT第9-11页
导论第12-48页
    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第12-2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问题的提出第15-1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研究的意义第19-22页
    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研究评析第22-3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权规范化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道主义干预研究第24-2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主权责任论研究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“保护的责任”研究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小结第31-32页
    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第32-3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研究方法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创新与难点第33-34页
    第四节 研究框架与结构安排第34-36页
    注释第36-48页
第一章 从理念到规范:国际人权保护责任的理论分析第48-74页
    第一节 国际人权保护责任的基本概念与规范基础第49-5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基本概念:人权保护责任、国际干预与国际规范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《联合国宪章》基础上的国际人权保护第53-56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际人权保护责任的主体与对象第56-6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国际人权保护的主体第56-6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际人权保护的对象第60-61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人权保护中的责任及互动第61-62页
    第三节 国际人权规范演进的理论分析第62-6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从人道主义干预到“保护的责任”第63-6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际人权规范演进的理论分析第64-67页
    小结第67-69页
    注释第69-74页
第二章 人道主义干预与国际人权保护的异化第74-93页
    第一节 人道主义干预的理论演变与实践争议第75-8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道主义干预的理论演变第75-77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道主义干预的实践争议第77-80页
    第二节 人道主义干预中的人权保护责任分析第80-8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强调“干预者的权利”第80-83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道主义干预的法律基础分析第83-84页
    第三节 人道主义干预对国际人权规范的影响第84-87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道主义干预的现实困境第8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道主义干预对国际人权规范的影响第85-87页
    小结第87-89页
    注释第89-93页
第三章 “保护的责任”与国际人权保护的规范化第93-134页
    第一节 “保护的责任”概念提出的背景第94-99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人权保护的国际化与规范化第95-96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人道主义干预面临的困境第96-98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全球治理呼唤新的国际人权规范第98-99页
    第二节 “保护的责任”规范的演进第99-11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提出:干预与国家主权国际委员会报告第99-10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接纳:联合国名人小组报告第101-102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确认:联合国秘书长《大自由》报告第102-103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内涵框定:《世界首脑峰会成果文件》第103-107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从规范走向实践:2005年后“保护的责任”的新发展第107-110页
    第三节 “保护的责任”对国际人权规范的影响第110-120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保护的责任”的内涵与特点第110-11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保护的责任”与“人道主义干预”的区别第114-117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“保护的责任”规范传播的动力第117-118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“保护的责任”对国际人权规范的影响第118-120页
    第四节 从理念到规范:“保护的责任”的共识与争论第120-124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“保护的责任”的现有共识第120-121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保护的责任”面临的困境第121-124页
    小结第124-126页
    注释第126-134页
第四章 “保护的责任”相关国家实践:案例分析第134-166页
    第一节 2005-2010年国际社会对“保护的责任”的援引第135-141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界定“保护的责任”:格鲁吉亚危机和缅甸飓风第137-138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争论中的“保护的责任”:苏丹达尔富尔问题第138-141页
    第二节 “保护的责任”在利比亚危机中的实践分析第141-15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联合国对利比亚危机的反应与授权第142-14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安理会对第1973号决议投票的态度第144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国际社会对1973号决议执行情况的反应第144-146页
        四、安理会援引“保护的责任”的特殊意义第146-147页
        五、“保护的责任”在利比亚危机中的运用评估第147-149页
        六、北约干预行动对“保护的责任”发展的影响第149-152页
    第三节 “保护的责任”在叙利亚危机中的应用第152-15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联合国对叙利亚危机的反应第153-15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国际社会在叙利亚问题上的意见分歧第154-156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叙利亚危机对“保护的责任”发展的影响第156-158页
    小结第158-160页
    注释第160-166页
第五章 联合国体系下的国际人权规范建构第166-193页
    第一节 联合国在国际人权保护中的作用与局限第167-17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联合国在国际人权保护中的作用第167-170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联合国在国际人权保护中的局限第170-172页
    第二节 国际人权规范建构的路径第172-183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理念框定第173-17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机制培育第175-180页
        三、能力建设第180-183页
    第三节 国际人权规范的发展动力与趋势第183-186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规范竞争与国际人权规范的发展第183-18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“保护中的责任”和“负责任的保护”第184-186页
    小结第186-188页
    注释第188-193页
第六章 中国与国际人权规范建构第193-209页
    第一节 中国对国际人权规范的认知与态度第194-198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国对人道主义干预的认知与立场第194-195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中国对“保护的责任”规范的立场与态度第195-198页
    第二节 中国参与国际人权规范的实践分析第198-202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中国参与国际人权规范的履约实践第198-199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中国参与国际人权规范的创新实践第199-202页
    第三节 建设性引领:国际人权规范建构的中国角色第202-205页
        一、构建应对国际人权规范更替的战略第202-204页
        二、从参与到引领:中国与国际人权规范建构第204-205页
    小结第205-206页
    注释第206-209页
结束语第209-213页
参考文献第213-231页
    中文文献第213-222页
    英文文献第222-231页
附录第231-252页
后记第252-254页

论文共25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血液中循环肿瘤细胞的捕集与SERS成像检测及其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新技术的开发
下一篇:基督教新右翼运动的先驱杰里·法维尔的政治参与研究--基于心理学应激理论的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