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3-4页 |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-6页 |
绪论 | 第9-18页 |
一、论文选题的缘由 | 第9-11页 |
(一) 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(二) 论文选题的考虑与目的 | 第10-11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1-15页 |
(一) 关于中英关系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(二) 关于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提出及确立 | 第12-13页 |
(三) "一带一路"为中英关系发展带来新机遇 | 第13-14页 |
(四) 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其他研究成果 | 第14-15页 |
三、研究价值与创新 | 第15-18页 |
(一)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(二) 研究价值与创新 | 第16-18页 |
第一章 中英人文交流的历史简况及概念界定 | 第18-25页 |
第一节 中英人文交流的历史简况 | 第19-22页 |
(一) 中英人文往来初探 | 第19-20页 |
(二) 新中国成立后中英人文交流发展 | 第20-21页 |
(三) 21世纪以来中英人文关系新发展 | 第21-22页 |
第二节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概念界定 | 第22-25页 |
(一) "高级别"的概念界定 | 第22-23页 |
(二) "人文"的概念界定 | 第23页 |
(三) "机制"的概念界定 | 第23-25页 |
第二章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提出及确立 | 第25-38页 |
第一节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提出 | 第25-28页 |
(一) 中英政治领域关系发展 | 第25-26页 |
(二) 中英经贸领域关系发展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确立 | 第28-29页 |
(一)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最终确立 | 第28-29页 |
(二) 中英关系三大支柱得以建立 | 第29页 |
第三节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发展阶段 | 第29-31页 |
(一) 初步启动阶段(2011-2013年) | 第30页 |
(二) 逐步拓展阶段(2013-2015年) | 第30页 |
(三) 高速发展阶段(2015年至今) | 第30-31页 |
第四节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具体内容 | 第31-37页 |
(一)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在传统领域的合作 | 第32-35页 |
(二)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在新兴领域的合作 | 第35-37页 |
第五节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发展至今取得的成果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框架下的实例研究 | 第38-46页 |
第一节 传统领域交流合作-英国未来计划项目 | 第38-41页 |
(一) 英国未来计划项目的启动 | 第38-39页 |
(二) 项目实施的进展及成果 | 第39-40页 |
(三) 对中英教育领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| 第40-41页 |
第二节 新兴领域合作案例-中英地方合作 | 第41-46页 |
(一) 地方合作成为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发展的新领域 | 第42-43页 |
(二) 英国"北部经济动力区计划"与中国发展战略对接 | 第43-44页 |
(三) 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下中英地方合作进展 | 第44-46页 |
第四章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发展问题及前景 | 第46-50页 |
第一节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发展中的问题 | 第46-48页 |
(一) 合作领域与边界的扩大及淡化 | 第46-47页 |
(二) 中英人文交流理念的局限性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中英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的发展前景 | 第48-50页 |
(一) 完善机制自身发展 | 第48-49页 |
(二) 加强三大支柱间的互动配合 | 第49页 |
(三) 创建优质交流平台 | 第49-50页 |
结论 | 第50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