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3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8页 |
1.1 选题背景及意义 | 第10-12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1.1.2 目的和意义 | 第11-12页 |
1.2 文献回顾 | 第12-16页 |
1.2.1 税务风险文献回顾 | 第12-13页 |
1.2.2 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文献回顾 | 第13-15页 |
1.2.3 建筑行业税务风险管理文献回顾 | 第15页 |
1.2.4 国际最新进展对研究课题的启示 | 第15-16页 |
1.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| 第16-17页 |
1.3.1 研究框架 | 第16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6-17页 |
1.4 创新与不足 | 第17-18页 |
第二章 基本理论与典型案例 | 第18-27页 |
2.1 基本理论及概念 | 第18-23页 |
2.1.1 相关概念 | 第18-20页 |
2.1.2 内部控制理论 | 第20-21页 |
2.1.3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 | 第21-22页 |
2.1.4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关系 | 第22-23页 |
2.2 典型案例 | 第23-27页 |
2.2.1 税务风险管理的步骤与方法 | 第23-24页 |
2.2.2 税务风险管理实现的效果 | 第24-25页 |
2.2.3 可供借鉴的经验 | 第25-27页 |
第三章 建筑行业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特征 | 第27-35页 |
3.1 建筑业行业特点分析 | 第27-29页 |
3.1.1 组织架构 | 第27页 |
3.1.2 经营方式与流程 | 第27-28页 |
3.1.3 生产经营特点 | 第28-29页 |
3.2 财务核算模式及基本内容 | 第29-31页 |
3.2.1 财务核算模式 | 第29-30页 |
3.2.2 财务核算基本内容 | 第30-31页 |
3.3 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特征 | 第31-35页 |
3.3.1 区别于中小企业的风险特征 | 第31-33页 |
3.3.2 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| 第33-35页 |
第四章 建筑行业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 | 第35-45页 |
4.1 建筑业涉税风险分析 | 第35-40页 |
4.1.1 企业税收链条分析 | 第35页 |
4.1.2 主要税种风险分析 | 第35-40页 |
4.2 税务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| 第40-45页 |
4.2.1 对税务风险认识狭隘、控制意识不强 | 第40页 |
4.2.2 税务风险管理组织机构不健全,岗位缺失、职责不明晰 | 第40-41页 |
4.2.3 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方法缺失、效率较低 | 第41-42页 |
4.2.4 税务风险应对和控制手段单一、不成规范 | 第42页 |
4.2.5 税务信息沟通机制不畅 | 第42-43页 |
4.2.6 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改进机制尚未形成 | 第43页 |
4.2.7 涉税绩效考核制度缺失、税务学习和培训欠缺 | 第43-45页 |
第五章 构建大型建筑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框架 | 第45-56页 |
5.1 税务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础设置 | 第45-48页 |
5.1.1 设定税务风险管理的目标 | 第45页 |
5.1.2 税务风险管理体系设计原则 | 第45-46页 |
5.1.3 完善税务风险管理内部环境 | 第46-48页 |
5.2 税务风险管理框架的核心设计 | 第48-54页 |
5.2.1 建立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 | 第48-53页 |
5.2.2 强化税务风险控制和应对活动 | 第53-54页 |
5.3 税务风险管理框架的保障机制 | 第54-56页 |
5.3.1 改进税务信息管理体系和沟通机制 | 第54-55页 |
5.3.2 构建税务风险管理的监督和反馈机制 | 第55-56页 |
第六章 W建工集团有限公司的税务风险管理 | 第56-82页 |
6.1 企业概况 | 第56-59页 |
6.1.1 总体情况介绍 | 第56-57页 |
6.1.2 纳税情况简介 | 第57-58页 |
6.1.3 集团内税务风险管理制度及岗位配置 | 第58-59页 |
6.2 W公司税务风险管理现状 | 第59-67页 |
6.2.1 W公司税务风险分析 | 第59-65页 |
6.2.2 税务风险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 | 第65-67页 |
6.3 W公司税务风险管理优化方案 | 第67-82页 |
6.3.1 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设计 | 第67页 |
6.3.2 完善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环境 | 第67-68页 |
6.3.3 税务风险识别和评估机制 | 第68-72页 |
6.3.4 税务信息管理体系和沟通机制 | 第72-74页 |
6.3.5 税务风险控制和应对活动 | 第74-82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82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6页 |
致谢 | 第86-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