管束状腹板削弱型节点滞回性能研究
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8页 |
1.1 引言 | 第8-9页 |
1.2 梁端削弱型节点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9-15页 |
1.2.1 梁端翼缘削弱型节点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1.2.2 梁端腹板削弱型节点研究现状 | 第12-15页 |
1.3 梁端削弱型节点研究不足之处 | 第15页 |
1.4 管束状腹板削弱型节点的提出 | 第15-16页 |
1.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-18页 |
第二章 TW-RBS节点试验研究及有限元模拟 | 第18-25页 |
2.1 试验研究 | 第18-19页 |
2.1.1 试件设计 | 第18-19页 |
2.1.2 试验加载方案 | 第19页 |
2.2 有限元模拟 | 第19-24页 |
2.2.1 TW-RBS节点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19-21页 |
2.2.2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| 第21-24页 |
2.3 本章小结 | 第24-25页 |
第三章 TW-RBS节点与传统节点对比分析 | 第25-37页 |
3.1 节点设计 | 第25-28页 |
3.1.1 削弱参数选取 | 第25-27页 |
3.1.2 有限元模型建立 | 第27-28页 |
3.2 有限元计算结果对比分析 | 第28-36页 |
3.2.1 应力(应变)分析 | 第28-32页 |
3.2.2 滞回曲线 | 第32-33页 |
3.2.3 骨架曲线 | 第33-34页 |
3.2.4 延性分析 | 第34页 |
3.2.5 刚度退化 | 第34-35页 |
3.2.6 耗能能力分析 | 第35-36页 |
3.3 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第四章 TW-RBS节点有限元变参数分析 | 第37-62页 |
4.1 各系列试件设计 | 第37-39页 |
4.1.1 TW-RBS1系列试件设计 | 第37页 |
4.1.2 TW-RBS2系列试件设计 | 第37-38页 |
4.1.3 TW-RBS3系列试件设计 | 第38页 |
4.1.4 TW-RBS4系列试件设计 | 第38-39页 |
4.1.5 TW-RBS5系列试件设计 | 第39页 |
4.2 TW-RBS1系列试件滞回性能分析 | 第39-44页 |
4.2.1 应力分析 | 第39-40页 |
4.2.2 骨架曲线 | 第40页 |
4.2.3 骨架曲线 | 第40-42页 |
4.2.4 延性分析 | 第42页 |
4.2.5 刚度退化 | 第42-43页 |
4.2.6 耗能能力分析 | 第43-44页 |
4.3 TW-RBS2系列试件滞回性能分析 | 第44-48页 |
4.3.1 应力分析 | 第44-45页 |
4.3.2 滞回曲线 | 第45页 |
4.3.3 骨架曲线 | 第45-46页 |
4.3.4 延性分析 | 第46-47页 |
4.3.5 刚度退化 | 第47页 |
4.3.6 耗能能力分析 | 第47-48页 |
4.4 TW-RBS3系列试件滞回性能分析 | 第48-52页 |
4.4.1 应力分析 | 第48-49页 |
4.4.2 滞回曲线 | 第49-50页 |
4.4.3 骨架曲线 | 第50-51页 |
4.4.4 延性分析 | 第51页 |
4.4.5 刚度退化 | 第51-52页 |
4.4.6 耗能能力分析 | 第52页 |
4.5 TW-RBS4系列试件滞回性能分析 | 第52-56页 |
4.5.1 应力分析 | 第52-54页 |
4.5.2 滞回曲线 | 第54页 |
4.5.3 骨架曲线 | 第54-55页 |
4.5.4 延性分析 | 第55-56页 |
4.5.5 刚度退化 | 第56页 |
4.5.6 耗能能力分析 | 第56页 |
4.6 TW-RBS5系列试件滞回性能分析 | 第56-60页 |
4.6.1 应力分析 | 第56-58页 |
4.6.2 滞回曲线 | 第58页 |
4.6.3 骨架曲线 | 第58-59页 |
4.6.4 延性分析 | 第59-60页 |
4.6.5 刚度退化 | 第60页 |
4.6.6 耗能能力分析 | 第60页 |
4.7 本章小结 | 第60-62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62-64页 |
结论 | 第62-63页 |
展望 | 第63-6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4-68页 |
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8-69页 |
致谢 | 第6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