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文学论文--中国文学论文--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--当代文学(1949年~)论文

“微时代”下的审美意识转向--兼论微信文学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引论第9-12页
第一章 “微时代”的文化特征第12-21页
    1.1 “微时代”的社会思潮第12-15页
        1.1.1 消费文化与 “微时代”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1.2 后现代主义与微时代第14-15页
    1.2 微时代的文化特征第15-2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文化生产方式的转化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文化生产的平民化趋向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1.2.3 文化的碎微化特征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1.2.4 文化中审美意识向现实流动第20-21页
第二章 “微时代”的审美意识转向第21-30页
    2.1 审美意识的理解第21-22页
    2.2 感性意义:日常生活的感性维度第22-25页
    2.3 日常体验:社会生活碎片的呈现第25-27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西方美学发展中碎片理论的提出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“微时代”与社会生活碎片化第26-27页
    2.4 个性彰显:文化主体性与审美个性的构建第27-3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文化主体性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审美个性的构建第28-30页
第三章 “微时代”下的微信文学第30-42页
    3.1 微信文学的界定第30-32页
    3.2 微信文学的特征第32-3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私人化写作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微信文学的自由性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即时化的个性表达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3.2.4 意义微化第35-37页
    3.3 微信文学的功能与价值第37-42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微信文学的功能第37-3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微信文学的价值第39-42页
结语第42-43页
参考文献第43-45页
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45-46页
致谢第46页

论文共46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β-arrestin1/2通过结合TRAF6负调控小胶质细胞中NOD2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
下一篇:爆炸荷载作用下CFRP方钢管混凝土柱动力响应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