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5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7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| 1.1 背景与动机 | 第10-11页 |
| 1.1.1 新医改对电子病历的要求 | 第10页 |
| 1.1.2 现有电子病历系统存在的问题 | 第10-11页 |
| 1.1.3 建立新的电子病历系统的意义 | 第11页 |
| 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| 1.2.1 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| 1.2.2 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| 1.2.3 现有实现存在的不足 | 第12-13页 |
| 1.3 设计目标与设计内容 | 第13页 |
| 1.4 本文结构 | 第13-15页 |
| 第2章 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分析 | 第15-23页 |
| 2.1 系统功能分析 | 第15-16页 |
| 2.1.1 门诊护士使用模块功能需求 | 第15页 |
| 2.1.2 门诊医生使用模块功能需求 | 第15页 |
| 2.1.3 门诊收费处功能需求 | 第15-16页 |
| 2.1.4 医技科室功能需求 | 第16页 |
| 2.2 系统业务处理流程分析 | 第16-17页 |
| 2.2.1 改造前的门诊业务流程 | 第16页 |
| 2.2.2 改造意图 | 第16页 |
| 2.2.3 改造后的门诊业务流程 | 第16-17页 |
| 2.3 系统性能要求分析 | 第17-18页 |
| 2.4 系统安全性分析 | 第18页 |
| 2.5 系统I/O接口分析 | 第18-19页 |
| 2.5.1 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与HIS的接口分析 | 第18-19页 |
| 2.5.2 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与US的接口分析 | 第19页 |
| 2.5.3 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与PACS的接口分析 | 第19页 |
| 2.5.4 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与医技预约服务的接口分析 | 第19页 |
| 2.5.5 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与药房系统的接口分析 | 第19页 |
| 2.6 系统实现技术分析 | 第19-21页 |
| 2.6.1 ASP.NET技术 | 第19-20页 |
| 2.6.2 Wleb Service技术 | 第20页 |
| 2.6.3 DICOM技术 | 第20-21页 |
| 2.7 新系统模型 | 第21-23页 |
| 第3章 门诊电子病历系统功能设计 | 第23-28页 |
| 3.1 门诊护士分诊预检模块功能设计 | 第23-24页 |
| 3.1.1 未诊病人界面功能设计 | 第23页 |
| 3.1.2 待诊病人界面功能设计 | 第23-24页 |
| 3.1.3 生命体征采集录入功能设计 | 第24页 |
| 3.2 门诊医生查询就诊队列、就诊记录模块功能设计 | 第24-25页 |
| 3.2.1 门诊医生查询就诊队列功能设计 | 第24页 |
| 3.2.2 门诊医生查询病人就诊记录功能设计 | 第24-25页 |
| 3.3 门诊病历书写模块功能设计 | 第25页 |
| 3.4 门诊处方开立功能设计 | 第25-26页 |
| 3.5 门诊开立检查、检验申请功能设计 | 第26页 |
| 3.6 门诊检查检验结果查询功能设计 | 第26-27页 |
| 3.7 门诊住院申请和院前检查开立功能设计 | 第27-28页 |
| 第4章 门诊电子病历系统数据库设计 | 第28-35页 |
| 4.1 表结构关系与逻辑 | 第28页 |
| 4.2 病人基本信息 | 第28-30页 |
| 4.3 病人检查、检验申请信息和报告信息 | 第30-33页 |
| 4.4 病人处方信息 | 第33-34页 |
| 4.5 住院申请信息 | 第34-35页 |
| 第5章 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接口设计 | 第35-48页 |
| 5.1 门诊电子病历病理模块与PIS、收费系统接口设计 | 第35-39页 |
| 5.1.1 门诊常规病理 | 第35-37页 |
| 5.1.2 门诊特殊染色体病理 | 第37-39页 |
| 5.2 门诊电子病历检验申请模块与检验LIS系统、收费系统接口设计 | 第39-42页 |
| 5.2.1 门诊电子病历检验申请流程 | 第39-40页 |
| 5.2.2 基于Web Service技术的门诊电子病历与检验LIS系统接口设计 | 第40-42页 |
| 5.3 门诊电子病历检查申请模块与PACS医技系统、收费系统接口设计 | 第42-48页 |
| 5.3.1 门诊电子病历检查申请系统流程 | 第42-43页 |
| 5.3.2 门诊电子病历系统与医技系统、收费系统数据接口详细设计 | 第43-46页 |
| 5.3.3 门诊医技检查自动预约 | 第46-48页 |
| 第6章 门诊电子病历功能实现 | 第48-56页 |
| 6.1 系统开发平台和工具 | 第48页 |
| 6.2 结构化电子病历的实现 | 第48-50页 |
| 6.3 检查开单与医技预约的实现 | 第50-52页 |
| 6.4 医护一体的实现 | 第52页 |
| 6.5 检验申请和处方开立的实现 | 第52-54页 |
| 6.6 门诊电子病历集成视图的实现 | 第54-56页 |
| 第7章 系统运行情况、工作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| 7.1 系统试运行情况 | 第56页 |
| 7.2 本项目工作总结 | 第56-57页 |
| 7.3 未来展望与工作建议 | 第57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| 附录 | 第60-61页 |
| 致谢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