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7-8页 |
Abstract | 第8页 |
缩略语表 | 第9-10页 |
1. 前言 | 第10-18页 |
1.1 旱直播水稻的概念、国内外发展情况、优点及限制因子 | 第10-14页 |
1.1.1 直播稻的概念 | 第10-11页 |
1.1.2 国内外发展情况 | 第11-12页 |
1.1.3 水稻旱直播的优点 | 第12-13页 |
1.1.4 旱直播水稻推广的限制因子 | 第13-14页 |
1.2 旱直播水稻系统中杂交稻的应用及限制因子 | 第14-15页 |
1.3 播种量对直播稻产量形成过程的影响 | 第15-16页 |
1.3.1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| 第15页 |
1.3.2 分蘖发生 | 第15-16页 |
1.3.3 生物量积累 | 第16页 |
1.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| 第16-18页 |
2. 材料与方法 | 第18-22页 |
2.1 供试品种 | 第18页 |
2.2 试验设置 | 第18页 |
2.3 测定项目及方法 | 第18-21页 |
2.3.1 土壤取样 | 第18-19页 |
2.3.2 植物样品采集与处理 | 第19-21页 |
2.4 数据统计方法 | 第21-22页 |
3. 结果与分析 | 第22-48页 |
3.1 土壤背景,气象数据和生育期 | 第22页 |
3.2 产量及其构成因子 | 第22-27页 |
3.3 生物量、分蘖数与叶面积指数 | 第27-34页 |
3.4 苗期分蘖动态与花后SPAD动态 | 第34-37页 |
3.5 花前作物生长分析与花后干物质积累与转运 | 第37-42页 |
3.6 比叶重、株高和单茎生长动态 | 第42-47页 |
3.7 杂草生长 | 第47-48页 |
4. 讨论 | 第48-51页 |
4.1 旱直播系统中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的生长和产量对播种量的响应差异 | 第48页 |
4.2 旱直播系统中杂交稻品种在低播种量下取得高产的生理机制 | 第48-49页 |
4.3 旱直播系统中杂交稻品种的推荐用种量 | 第49-51页 |
5. 总结 | 第51-5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2-59页 |
致谢 | 第59-60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| 第60页 |